汉语大全>药学论文>湖北麦冬的研究及展望(一)

湖北麦冬的研究及展望(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湖北麦冬;,,山麦冬

  关键词:湖北麦冬; 山麦冬

  湖北麦冬Liriope spicata(Thunb.)Loru.var.proliferaY.T.Ma为《中国药典》(1995,2000,2005年版)收载中药山麦冬的主要原植物,来源于百合科山麦冬属,药用其块根,药材在湖北省及中药行业习称为“湖北麦冬”。中医临床与杭麦冬、川麦冬几乎等同入药。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症。湖北麦冬是道地药材,主要产于汉水流域的襄阳、谷城、老河口等县。湖北省襄樊市是我国重要的麦冬生产基地。

  1 本草考证

  麦冬又名麦门冬,始载于《神农本草经》〔1〕,列为上品。《图经本草》〔2〕云:“今所在有之,叶青似莎草,长及尺余,四季不凋,根黄白色,有须根,作连球形,似圹麦颗,故名麦门冬,四月开淡红花如红廖花,实碧而圆如珠。江南出大叶者如鹿葱,小者如韭。大小有三四种,功用相似,或云吴地尤胜。”可见古代药用麦冬不止一种。《图经本草》并附有随州麦门冬和睦州麦门冬图。睦州(浙江建德附近)麦冬似沿阶草属植物,与现今中药杭麦冬相近;随州麦门冬花葶直立,露出叶丛外,与湖北麦冬植物基本一致。经考证,湖北随州属湖北襄阳地区,与现今湖北麦冬的主产地相吻合。

  2 遗传学研究

  对于湖北麦冬的分类学位置有较大分歧。早期研究〔3,4〕认为,湖北麦冬为山麦冬的变种,区别在于湖北麦冬花后期从花葶长出叶蔟或小苗。吴等〔5,6〕采用随机扩增多态 DNA(RAPD)技术对山麦冬属四种植物山麦冬、湖北麦冬、短葶山麦冬与阔叶山麦冬进行了分类学研究。认为短葶山麦冬和阔叶山麦冬相对遗传距离较近,阔叶山麦冬为短葶山麦冬的变种。湖北麦冬与山麦冬相对遗传距离较大,两者区别在于湖北麦冬花后长芽,不能进行有性繁殖,推测湖北麦冬与山麦冬为两个种。湖北麦冬具有开花不结实,花后长出叶蔟或小苗这一稳定特征。吴等〔6,7〕根据湖北麦冬花序发育解剖学观察,认为是由于营养顶端部分分化成生殖顶端所致。在生殖阶段初期花的生长发育占优势,使未分化营养顶端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到花后期,这种抑制被解除,此时未分化的营养顶端发育成小芽。笔者认为湖北麦冬花而不实的遗传学本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 栽培学研究

  贾文恺等〔8~11〕对湖北麦冬的栽培条件进行了研究。据分析,不同的移栽期与是否摘花梗对生长发育及产量有显著影响。3月25日移栽的湖北麦冬产量最高,其分枝数,块根数,根系活力,块根干重都显著高于其它移栽期;在开花期摘花梗,能减少地上部分的营养消耗,显著增加产量。湖北麦冬的施肥多为氮、磷、钾等配比使用,通过二次回归正交设计,证明高氮、高钾、低磷配方使用能达高产,试验范围内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钾>氮>磷。在此基础上,对湖北麦冬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调查,其中产量与叶绿素含量、块根体积呈显著正相关,与单叶叶面积、块根数量、块根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湖北麦冬产量可根据地上部分形态进行预测。

  4 鉴别研究

  4.1 生药鉴别湖北麦冬区别于其他麦冬的形态特征为,花葶直立,长于或近等于叶,子房上位,花后不结实,长出叶蔟或小苗〔12,13〕。块根呈纺锤形,长1.2~5.0 cm,中部直径0.3~0.7 cm。表面淡黄色或黄白色,半透明,具不规则纵皱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木心细小。气香,味甘〔12〕。块根横切面特征为,表皮细胞一列,根被为1~2列木化细胞。皮层宽广,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内皮层外侧为1~2列石细胞,其内壁及侧壁增厚,呈马蹄形。内皮细胞一列,壁均匀增厚,木化,有通道细胞,韧皮部束6~15个,各位于木质部束的齿凹处,木质部束基部连接成环。髓小,薄壁细胞类圆形〔12,13〕。

  4.2 理化鉴别湖北麦冬显淡紫蓝色荧光〔12〕,但200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湖北麦冬显浅蓝色荧光。对山麦冬属植物进行薄层色谱分析时,以从山麦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23种皂苷为对照品,检识到湖北麦冬含有14种皂苷,其中山麦皂苷 C(LsS3)含量较高〔4〕;将皂苷水解后,检识出湖北麦冬含有假叶树皂苷元,未检识出薯蓣皂苷元〔14〕,但有人〔15〕用薄层扫描法测得湖北麦冬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为0.002%。高异黄酮类成分仅从沿阶草属植物中检出,在山麦冬属植物中未见〔4,16〕。湖北麦冬含有糖类化合物,单糖主要为葡萄糖、果糖等。张敏红〔17〕以葡萄糖,果糖为对照,用纸色谱对湖北麦冬的水溶性糖类成分进行定性鉴别,在与葡萄糖,果糖相应的位置上,湖北麦冬显相同颜色斑点。

  5 化学成分

  至目前为止,从湖北麦冬中分得十多种甾体皂苷(Ls1~Ls12),其中一种为甾醇,豆甾醇及菜油甾醇的葡萄糖苷的混合物(Ls1)。9种为鲁斯可皂苷元(假叶树皂元 ruscogenin)的皂苷(Ls〔2~6〕,Ls〔8~11〕),2种为亚莫皂苷元(yamogenin)的皂苷(Ls7,Ls12)〔18,19〕。尚含有腺苷、焦谷氨酸、多糖〔20〕。

  6 含量测定

  6.1 皂苷测定含量分析方法有 HPLC法〔21〕测定山麦冬皂苷 B,J的含量,湖北麦冬中山麦冬皂苷 B为0.191%,山麦冬皂苷 J为0.044%。HPLCELSD〔22〕法测定不同采集时间湖北麦冬中山麦冬皂苷 B的含量,结果表明清明采收山麦冬皂苷 B含量最高。总皂苷的含量测定多采用等吸收双波长消去法〔23〕及紫外分光光度法〔16〕。测定皂苷元的含量,用薄层扫描法,该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杂质干扰少的特点〔14〕。

  6.2 多糖测定多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王小华等〔24〕测得湖北麦冬的多糖含量为30.60%。

  6.3 其他类成分测定张敏红等〔25〕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不同产地的麦冬中游离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湖北襄阳与浙江萧山产麦冬总氨基酸及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湖北麦冬总氨基酸含量为18.11%,石磊〔26〕对不同产地麦冬微量元素分析比较,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量13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湖北麦冬含腮量低,锌铜比值高,认为从微量元素角度来看,湖北麦冬优于杭、川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