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一)
详细内容
【摘要】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辅导员在学生德育教育、班级管理、系统指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应提高高校辅导员自身素质,从而保证和谐校园建设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和谐校园;队伍建设
高等学校是社会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文化和技术的重要集散地,作为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直接承担者,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执行者,是贯彻和落实各项政策的根基所在。在和谐校园建设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和谐,校园的平安稳定,诚信友爱品质的养成,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提高,都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有关,因此,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
一、辅导员在和谐校园建设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和谐校园,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要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校园内部各要素就必须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协同并进的状态。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直接承担者,在和谐校园建设中,高校辅导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德育教育作用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注重人的终身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和谐统一。德育教育工作应该始终将以人为本作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以学生的集体主义行为为基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目的。
大学阶段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辅导员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和大学生接触最多,能够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他们比较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能够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形成安全稳定的和谐环境。辅导员通过多种形式与大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和交流,引导他们了解和掌握党的理论知识,坚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增强学生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的信念和信心,帮助大学生把这些内化为大学生坚定的政治信仰、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构建大学生内心世界的和谐。
(二)班级组织管理作用
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单位,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努力学习的班风、学风是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基础。诚信友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校园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事业的成功,增加班级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使学生在彼此信任和相互关爱中,感受做人的价值和尊严,体验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
辅导员是班级学生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对班级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对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学生的思想情况、学校各项工作的落实,家长的担心和希望,班级的日常管理等工作都是由辅导员完成的。一方面,学校和上级的重要决定及有关政策,要通过辅导员传达到每位学生;来自学生方面的各种情况、要求、学生的真实想法要通过辅导员及时上报。另一方面,高校各职能部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要通过辅导员传达到每位学生,由辅导员抓好落实;学生的一些意见和要求、建议,也要通过辅导员反映上来,再由有关领导和部门进行研究解决。辅导员应充分发挥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管理好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浓厚的学风,让学生在班集体中,不仅能感受到班集体的力量和温暖,以及同学之间的友谊,而且可以从辅导员的处理班级事务的工作过程中得到启发,学到方法,提高综合素质。
(三)综合协调作用
和谐校园的核心是“和”。辅导员的工作涉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处理任何事情都需要协调沟通,辅导员和学生之间更需要沟通和协调。辅导员在班级工作中的协调作用,除了要进行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干部之间、学生与教工、学生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协调外,更要注意协调班集体与班级外各种关系的协调,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寻求班级发展的机会。辅导员应该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公共关系的处理,完成班干部力所不能及的事情。班级工作有成熟的班干部组织和大学生们的自治,辅导员便可以把班级的工作发展到班级之外去,寻求外来的人力、财力上的支持,努力创造和谐的良好环境。
如何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掌握心理调节的有效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是辅导员的重要职责。辅导员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工作条件,通过开展心理辅导、咨询以及经常性的谈心活动,帮助学生塑造平和、积极的心态,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同时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境界、情趣和品位,使学生达到心理上的和谐。
(四)系统指导作用
辅导员担负着对学生全方位的系统指导作用:在思想上要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在道德品质上要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团结友爱的高贵品质;在班级管理上形成刻苦钻研、互助互学的学习气氛,树立团结友爱、努力拚搏的良好班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辅导员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对大学生积极的人生信仰的引导上。当学生产生信仰危机时,辅导员应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路该如何走,人生的价值在何处等问题。辅导员要以自己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影响学生,教会学生在纷繁的社会现象中辨别是非,引导学生爱党爱国,勇于进取。
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重要内容。辅导员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能够着眼于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活动,努力形成和谐人人有责,校园和谐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