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教学中三个理念的建立及教学方法改革探讨(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教育,医学;临床医学;教学改革
〔关键词〕 教育,医学;临床医学;教学改革
临床教学是培养医学生的重要教学阶段,如何提高它的质量并加强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临床课教师需要解决的课题,而不断探索临床教学方法是解决的重要途径.现将对临床教学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1 在临床教学中要建立三个理念
1.1 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已得到教育界的普遍认同 〔1〕 ,但是由于受到长期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目前学生在大学里仍然明显地处于被动受教育状态.教学中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重共性教育,轻个性教育;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单向传输,轻师生互动等思想仍存在于师生的头脑中.多数医学生由于已习惯于前阶段长期的被动受教育状态,到临床阶段发挥主动性差,重书本理论,轻患者实际.因此,作为临床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教育思想,应为促使学生从被动向主动转化,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针对临床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只有通过临床实践才能理解和巩固所学理论,得到新的临床理论知识.通过实践环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从被动向主动转化,因此临床教师应注重学生临床实践环节.
1.2 教学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临床工作
就是直接给患者诊断和治疗疾病,医学生在临床教学阶段时患者才是唯一的教材,因此离开患者,学生只能从理论到理论,教学中难以摆脱被动.临床工作不仅仅是给患者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且也需要熟悉医院的各项制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还涉及到卫生保健知识、医学伦理学和医疗保险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是综合性较强的工作 〔2〕 ,学生只有通过临床工作实践,才能提高诊断与治疗病人的能力.患者和病例是临床工作的主要对象,临床教学中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才能促进学生从被动向主动转化,并发挥主体作用,走上从实践到理论的学习轨道.
1.3 教学中坚持以问题为中心的理念 病例是临床课教学中的重要资源,只有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与之相应的典型病例,以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设计课堂目标和路线时,应确定主要的典型病例或模拟病人,找准理论学习与病例分析的结合点,有机地结合理论讲授、课间实习和课堂讨论.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记忆作用,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坚持三个理念,改革教学方法
2.1 编写临床教学纲要 根据我们所承担的肾内科临床教学任务的教学大纲、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特点,主要选择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编制学生学习中心问题的教学目标 〔3〕 .例如,肾病综合征这一中心问题的教学目标是:1)掌握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和分类方法;2)了解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及病理生理学;3)掌握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及每个病理类型的临床特点;4)掌握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5)掌握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案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