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信:多元化与融合的艺术(一)
详细内容
亚信三次转型
主持人:丁健谈到转型时曾说亚信非常谨慎,而此次合作(亚信与联想)又被媒体理解为“飞机上相遇”,此处是否有矛盾?
张醒生:飞机上相遇的小故事是真实的,因为这之前亚信有谨慎的决策过程,这也是亚信谨慎决策快速执行的特点,这种快速反应在很多大公司是难以想像的,也正因为这种快速反应的能力才造就了很多行业后起之秀。
主持人:是什么原因促使亚信向电信业务以外发展?
张醒生:亚信到去年才仅拥有10年历史,它必须再保持高速增长若干年才能够成为一个大公司,不能否认的是,亚信的辉煌得益于电信领域一直呈现的高速增长。2002年之后电信业整体发展变缓,投资下降,竞争更加激烈,电信市场已从高速发展期进入到成熟期。因此,此时亚信再次面临选择,是做一个单一的市场还是扩展到新的领域。因此去年我们收购了太平洋软件,非常幸运的是这个收购花的钱不是很多,亚信就获得了两个非常成熟的软件产品和一批非常优秀的人才以及一批既有的非电信领域的市场。
主持人:如果从业务归属看,亚信的第二次转型似乎是在寻求横纵结合的拓展,而你们与联想的此次合作无疑又是更有挑战的一次转型,你们想得到什么?
张醒生:我们就是在横向进一步挪移后发现中国信息化市场非常巨大。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造就了新浪、搜狐、网易等公司;短信又造就了一些新兴公司的辉煌。而未来,中国市场一定会造就一批新的与信息通讯相关联的公司,因为现在中国正处在社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前沿。我深信,在未来的五年中,中国的软件业、IT服务业将进入黄金发展期,因为过去我们的企业比较注重硬件的发展,在所有的企业都购买了大批的硬件以后,尤其是大批的企业和政府的信息化还停留在解决内部的OA和外部的一个网站上,能够真正实现企业内部沟通的全盘规划、实施和解决方案的需求将非常大。所以,亚信走向联想是一个必然,它能给亚信想要的未来。这里也可以回答你刚才提到的“偶然”疑问。看似两个公司老总在飞机上的偶遇达成了此次合作,但这并非盲动,是亚信战略行动的延续。说它偶然,是我们曾经考虑过很多公司,但开始并没有考虑联想,因为联想太大了,无论是合并还是收购,对双方都是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