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rit:“代理”出来的世界名牌(一)
详细内容
Esprit现在是一个集设计、采购、分销于一体并推广至世界各地40多个国家的环球品牌,是欧洲三大时装品牌之一,每三位女性消费者当中即有一位拥有最少一件Esprit品牌产品。
和明星妻子林青霞一起出现的时候,一贯作风低调的思捷环球主席邢李塬总是显得不那么起眼。但他却在十年间,使“思捷”从一间小代理采购公司发展成为拥有全球Esprit品牌的国际性企业,市值由1993年上市时的14亿港元升至现在的180亿港元。Esprit品牌产品在全球80多个国家销售,有约500家零售店铺和超过2000间特许经营店铺。2002年,思捷环球被EIU(著名财经杂志《经济学人》旗下机构)评选为全球大型企业成就奖(GlobalCorporateAchievementAwards2002)亚太区十强。
20多年前,邢还仅仅是一名成衣零售的代理,和其他数以万计的香港小商人一样拿着公文包到处跑生意。1974年,邢李塬和Esprit的创办人Tompkins夫妇在香港成立“远东有限公司”(FarEastLimited,EFE),作为“EspritdeCorp”的主要采购代理,邢在其中占有五成股权。除采购业务外,EFE还在亚洲批发Esprit产品,并于1983年7月在香港铜锣湾开设首间门市,但品牌和业绩都很一般。1993年,思捷环球利用思捷亚洲的名义上市,从此生意开始由小滚大。当时,思捷只是Esprit品牌的亚洲区特许经营商,其制造、分销、推广及销售Esprit品牌产品的权利皆来自与Esprit国际订立的特许经营协议。当时Esprit国际完全不属于“思捷”,但它今天反过来拥有Esprit品牌的全球销售权。
1997年,邢李塬顶着极大的压力收购了以德国为主的思捷欧洲业务,改名思捷环球,这是其品牌提升的关键一步,使思捷晋升国际级时装集团。邢坦承当时欧洲业务前景不明,合作伙伴离开都给他制造了不少麻烦。
在过去的10年里,思捷”共经历了4次重大收购:收购“Esprit澳洲”为“思捷”带来不少利润,更为其跨出亚洲,进军世界迈出了第一步;1996年,“思捷”收购EFE后,获得了Esprit业务网络在欧亚的设计、制造、品牌特许权等一切业务的直接控制权,因而享有节省成本及业务协作增效之益,并因EFE的采购能力而受惠,其欧洲区的营业额及盈利分别占整个“思捷”的70%~80%多;随后,又收购了RedEarth-进军化妆品业;1997年收购“Esprit欧洲”,一并购入Esprit国际63%的权益。而“EspritdeCorp”拥有Esprit国际另37%的权益及美国、加勒比海群岛的Esprit商标及其他知识产权。“EspritdeCorp”的最终持有人是Oaktree和Cerberus,均是独立的第三者。2002年4月,思捷以1.5亿美元购买了“EspritdeCorp”所拥有的“Esprit国际”37%的权益和美国及加勒比海群岛的Esprit商标及其他知识产权,此后,“思捷”便全资拥有(原只拥有63%)“Esprit”国际的权益及Esprit的全球品牌。这项收购令“思捷”节省每年支付“Esprit国际”约1000万美元的专利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