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企业战略>“印度象”扣门中国(一)

“印度象”扣门中国(一)

详细内容

“印度世纪”有多远

  次大陆上的新战场

  印度企业的海外扩张虽然刚刚兴起,但是它们已经把中国作为欧美之后的重要一站。

  站在刚刚搬入的新办公室里,Suryaprakash.K.S显然对这里的环境感到满意,从窗外看去,这里的景物像极了他的公司在印度班加罗尔总部的情形:绿色的草坪占据了大部分的户外空间,错落的三层白色建筑一字排开,明亮的走廊可直通各个门楼,“可能唯一的不同是,在班加罗尔的软件园区,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是我们的,而在这里,我们只有两栋办公楼”,他说。

  Suryaprakash.K.S是印度第二大的、也是世界排名前二十的IT公司Infosys在中国地区的运营总监,他负责执行公司在中国的整体战略,在搬完家后,下一步他打算把研发人员在今年扩展到200人。

  就在Infosys迁址的前半个月,印度第四大的IT公司萨帝杨(Satyam)也悄悄在中国开始了扩张计划。和Infosys一样,它们也把公司从陆家嘴的金茂大厦搬到了张江高科技园区,目的也和Infosys如出一辙――扩大办公区域以容纳更多员工。

  对大多数国内的IT企业来说,它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印度公司在中国开拓业务的消息了。两年前当印度最大的企业集团塔塔(TATAGroup)旗下的IT公司塔塔信息咨询服务公司(TCS)在杭州设立研发中心的时候,不少国内企业都抱着观望的态度,认为印度企业不可能在短期有所建树。“但是现在看来,已经有不少印度公司开始站稳脚跟了”,一位业内人士说,“我们必须开始认真地研究印度公司了。”

  事实上,除了这些IT公司,印度商人的活跃程度还远远超过了大多数人的想象:从1993年广东出现第一家印度的制药企业,到现在各类印度药业公司占据了一些地区市场多达10%的市场份额;在出口贸易最发达的广东、江浙一带,四处可见做钢材、铜矿贸易的印度公司。甚至在寒冷的东北,它们也有为数不少的矿业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