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产品诞生记 给企业经营管理七大启示(一)
详细内容
“就是想一家老小都可以坐在一起看,尽可能大得让它有参与的可能,想唱的就来,不想来的可以投票,不爱投票的人还可以发短信骂骂、评评。”超级女声的策划人、天娱传媒董事长王鹏回忆“超女”最初诞生的思路时说。
2005年的超级女声提供了所有可能的平台。最后的结果能说明问题:报名参选的达到15万人。进入决赛后的每场几乎有近3亿人在观看。有人开始帮湖南卫视算账,光总决赛一场的短信收入可能就高达3000万元,还不提湖南卫视品牌的提升以及水涨船高的广告价位,还有赞助商蒙牛酸酸乳由7个亿增长到25个亿的销售额。
从吸引消费者注意开始――海选和PK
“以前是明星娱乐大众,现在是大众娱乐大众”,前超级女声的总导演王平在引进这一节目时坚信这一点。
不分唱法,不论外形,不问地域,只要喜爱唱歌的女生,你都可以参加比赛,想唱就唱,成为一名超级女声。这就是超级女声的宣言。
从3月份开始,湖南卫视这一低门槛的海选号令让15万女生赶集般涌向经过精心策划的五大赛区:广州、长沙、杭州、郑州、成都。
海选阶段,我们在电视节目中看到:简陋的舞台背景上,平时在电视上难能一见的时尚清纯、妩媚妖艳、奇装异服、装模作样、出乖卖丑,难得一听的拿腔捏调、走音跑调、力竭声嘶或紧张失态的超级女声们,在三位评委前“想唱就唱”。
当海选的大众卡拉OK渲染足够的亲和力之后,50进20、20进10、10进7、7进5到最后总决赛,一轮轮残酷的现场淘汰和PK对决又制造了足够的悬念。
选手们在一次次的公开选拔中接受着大众的挑选和对手的考验。每场比赛的关键时刻,票数最少的选手走上待定席,和评委一致认为唱功较弱的选手“PK”2选1的比赛?。这种紧张而残酷的选拔,对电视机前的观众有天然的吸引力,并直接导致收视率的节节上升。
于是,不知道最终结果的悬念链条、参赛选手的人物命运,驱动着观众追着节目看,参与越深,就越能从中体会到强烈的人物命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