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运作管理>微软如何面对高管频换难题?(一)

微软如何面对高管频换难题?(一)

详细内容

如何避免HR服务沦落到外包的地步?微软(中国)尽管经历了多次高管更替之危,但HR部门在保留和激励人才以及保护公司利益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

  当我们讨论“人力资源的价值和功能”的时候,更多的人喜欢以跨国公司为例来说明HR在商业中价值体现。与中国公司相比,外企的人力资源管理被普遍认为是“更先进”的,也有很多人据此认为,外企的HR部门,给了人力资源从业者更大的舞台。但是如果有人告诉你,“在跨国公司的中国公司里,HR的平台并不大”,你会不会感到惊讶?说这话的是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前任人力资源总监,邓康明。

  跨国公司HR的真实身份

  “在微软中国,HR的角色,正在从一个‘传递者’向一个‘业务伙伴’转变。而这样的转变也同样发生在很多像微软一样的跨国公司里。”当我们带着对微软人力资源管理的极大好奇向邓康明提问的时候,他的回答多少有些出人意料。“这是因为多数跨国公司的中国公司,不过是它的一个分支机构。”理论上讲,在这样一个层面上,分支机构HR的主要任务就是执行总部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当然,没有哪个HR会甘于做一个“搬运工”,于是“战略合作伙伴”的角色,被越来越热烈地讨论,而邓康明的一番话,无疑让我们看到HR在跨国公司的真实身份。

  那么,望战略而兴叹,是不是跨国公司里中国HR的尴尬?

  “不能这么说。这是跨国公司,尤其是像微软这样的新兴公司在中国发展的必然历史阶段。”邓康明并不认为这种转变即代表着“落后”,而这样情况的形成,也有着诸多的客观原因。

  不同于那些“百年老店”,很多像微软这样的新兴公司,HR管理在总部层面上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定位,或者说还没有“来得及”明确定位,在业务飞速发展时期,公司高层无暇旁顾,当业务过渡到相对稳定的时期时,人力资源的角色转变才开始启动。

  “很多IT的公司在中国的人才策略会比较‘机会主义’,也就是说,这些公司在建立中国公司的时候,多会启用港台、新加坡的人来管理中国公司。因为这些人熟悉中国,可以用比较有效的战法很快地抢占到中国的市场。”邓康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