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史密斯案例:一个半自动化管理样本(一)
详细内容
让年生产能力20万台的生产线,在不继续增资扩产的情况下,达到50万台的实际产能;客户可随时以任意量、任意品种组合下单,却仍能保证交货时间并实现零库存;让不按计件制拿工资、不发额外奖金的工人愿意时刻开动脑筋为公司的技术改进出谋划策……
这些,恐怕是很多生产企业都想解决的问题。A.O.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用了七年的时间基本实现了上述管理目标。有业内人士认为,单位面积产能的持续提高是令其快速取得不俗市场战绩的直接原因。但究其根本,在持续改进(CI)的企业文化下,于管理、运作等组织环节中不断闪现的种种创意思维,以及零转换时间的柔性化生产管理方式,应该才是让A.O.史密斯能够搏杀于400多个热水器品牌的混战中还能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持续不断地提出好点子不是靠一两个人,而是靠一批人”
――CI衍生创意思维
在A.O.史密斯(以下简称A.O.)的生产线中,有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为每台热水器内胆特别喷涂上一种20世纪30年代诞生的“金圭”秘方涂层。这个工序主要是为了使产品有效抗锈、防腐、防垢,且能承受巨大冲力而不破损,但是在进入国内市场相当长一段时间内,A.O.都是沿用惯常的“手工喷涂”法。即以“三班倒”的顺序安排一员工站在喷涂工位上,按照“开转盘、取喷枪、手工喷涂、挂喷枪、吹边”的固定工序,以40秒一个的速度为每个热水器内胆底盖镀上一层“金圭”。
“辛苦还不算什么,只是不同人喷涂的厚度不同,令产品品质的一致性难以得到保证。而且,每当调换不同品种底盖时,所耗费时间也相当‘漫长’。”一直在该工位上工作的喷涂工郭玉林说。
但如今,记者在A.O.已经看不到这道工序“三班倒”的情景了,郭玉林现在只需按动一下电钮,装有底盖的托盘就会自动旋转,斜上方的喷枪就开始匀速自动喷涂。“而且每次更换不同品种的内胆时,也只需预设好参数和喷枪角度就可以了。”郭边向记者演示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