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运作管理>企业化“水浒”之:管理出发(一)

企业化“水浒”之:管理出发(一)

详细内容

《水浒》历来就是一本很有争议的书,不说它的作者究竟是谁,单说书中人物的褒贬就各不相同。在此,结合现代公司的人事管理,发表一下个人的观点。

  《水浒》全书,主要通过对梁山义军反抗行动的描写,浓缩了中国历代农民起义的历史现象。一本名著,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环境去读它,都会得到不同的体会。同样,《水浒》这部小说,撇开所有的政治影响,放在今天的企业人事管理上来看,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可以这样理解:当时的宋朝朝廷实际上就是现在存在的大企业,不管它是民营、国有还是外资等,尤其是一些管理制度已显落后的大企业。而梁山义军,实际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规模相对较小的民营“梁山实业有限公司”。那么这样理解的意义何在呢,请大家随着我的思路往下走:

  一、管理出发

  当时的宋朝,内有“山东宋江、淮西王庆、江南方腊、河北田虎”四大农民起义为患,外有辽国虎视眈眈。而当时朝廷的四大奸臣:童贯、高俅、杨戬、蔡京为非作歹,更是让盛极一时的大宋朝廷岌岌可危。以下表格可将以上比喻的共有特征做一下对比:

  类别分项大宋朝廷大型企业梁山义军小型发展中公司

  规模雄霸一方,超级大。行业市场占有率高,超级大。地方武装,开始700余人,中小型。刚刚打入市场,属中小型企业。

  用人机制被四大奸臣把持,基本僵化。企业扩大,管理制度相对僵化,人浮于事。用人不拘一格,任人唯贤,各色人等均有。充分利用个人的优势,取长补短,任人唯贤。

  晋升制度百姓的鲜血染红了官差的顶戴花翎。大部分已因行政需要、裙带关系而腐化。立功者则晋升,上至头领,下至喽罗,无一不是。能者上,庸者下。

  困难程度困难为奸臣隐瞒,待事发危急时,便各自思索利益,损公肥私。困难集中压在部分高层身上,企业危急时,更多是为自己捞好处。先后八次围剿,长居水泊,困难由此可想。但大家同心同德,最终战胜。初入市场,形势紧迫。惟有通力协作,全员努力,方能立足并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