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等教育论文>高职高专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简述(一)

高职高专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简述(一)

详细内容

摘 要:着重阐述了在课前、课中、课后整个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我们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应用语言的能力。而且,无论是学生英语水平测试还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试题中阅读理解能力占的比重都比较大,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1 课前
  
  重视阅读材料的选择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材料具有趣味性且难度由浅入深。
  在最初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应注重材料的选择:材料不仅具有趣味性且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年龄特点相符,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而且难度由浅入深,长度由短到长,循序渐进,加深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品尝阅读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材料过难或不贴和学生实际会让有些智力正常甚至优秀学生,缺乏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不想质疑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而放弃。因而必须用选材上的优势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可见读物的选择对阅读的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除了注意阅读材料内容应有趣味性、知识性之外,选择阅读材料时还应注意:
  (1)结合学生实际,篇幅适当,生词量控制在3%左右,难易适中。
  (2)题材广泛, 阅读材料内容涉及日常生活、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 要灵活多样。
  (3)体裁多样,要循序渐进地涉及各种类型的文章,描写、说明、议论、应用等各种文体。
  (4)尽量阅读原着,语言地道,培养学生开放的跨文化意识,形成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5)配合教材内容, 及时、适当地补充阅读材料。如教NEW CENTURY JUNIOR ENGLISH Unit1 Lesson2Festivals in China,及时补充这篇阅读材料,以加深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对西方节日文化方面的了解,同时又对所学内容复现和巩固。
  (6)此外还可增加电子阅览等。适应社会的发展, 随着教育的发展,电脑知识的推广普及,让学生有更多的渠道获取知识信息。
  
  2 课中
  
  (1)充分利用教材、练习材料,精心组织课文阅读教学。一般说来教材、练习材料都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要充分利用起来。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一般说来要经过四个阶段: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的循序渐进过程。阅读课教学也应遵循这种规律。“导”就是为了感知教材,“读”是为了理解教材,“练”是为了巩固和运用知识。提高阅读能力要充分利用教材,每篇课文让学生提前预习结合课后练习,进行有计划的指导。
  导入――感知教材。这是知识的输入阶段。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掌握书本知识,这种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他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为了理解和掌握这种知识,学生必须有感性认识作基础。如果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表象清晰,想象生动,理解书本就比较容易。反之,如果学生没有必要的感性认识,他们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将生吞活剥,食而不化。为了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阅读前的导入工作,即激活。导入工作包括:
  (1)设置情景,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读的需要,带着目的去读。阅读是对书面 信息的理解的吸引,是受一定的目的或需要支配的。以NEW CENTURY JUNIOR ENGLISH Unit1 Lesson2Festivals in China :Reading 为例,可首先出示一付对联,然后提出如下问题:
  What is this ?
  When and Where can you find couplets?
  Are there any couplets in your family?
  (2)帮助排除可能影响学生理解的生词障碍。可以用旧联新的方法学习有关生词、短语。如教NEW CENTURY JUNIOR ENGLISH Unit1 Lesson2Festivals in China :Reading可以安排下列操练题学习生词。
  Find the word in the passage that mean the following:
  Something which is added to make something else more beautiful:(ornament)
  这些谈论有关的话题,或出示有关的画面、实物等热身活动意义在于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准备状态,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带着目的和愿望去读,充满信心去读,不仅加深对阅读对象背景的了解,同时也可放松读前的紧张心理,变被动式阅读为主动式阅读,也有助于形成阅读技巧,提高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教材。是输入阶段。指导学生自己对课文进行多层次的阅读。阅读课教学一般经过下面几个层次。第一粗读(Skimming)布置任务(理解大意);第二精读(Intensive Reading)布置任务(抓细节/找主题句/猜词义等等);第三熟读(Proficient Reading)布置任务(详细理解全文)→细读并划出段落、重点和疑点。
  “练”――巩固和运用知识(Consolidation, Practice)是输出阶段。学生在理解教材后,为了牢牢记住所学的知识,防止遗忘,需要做多种形式的训练,使知识在记忆中痕迹得到强化,形成牢固的联系,但学生理解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会运用知识,不等于形成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要使学生从理解概念,掌握理论到运用知识于实际,形成技能、技巧,单靠动脑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动口、动手进行实际的练习或操作才能达到。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在反复练习中,从最初的不会、不准确、不熟练到比较会、比较准确,逐步地发展和完美善起来的,但为使学生顺利地掌握技能、技巧,不仅要注意练习的数量,而且要提高练习的质量,改进练习的方法。巩固知识检查的方法多样,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设计不同的练习。练习的方法有:
  (1)问答――就课文提问题。提问可以是记忆性问题(答案是课文中现成的,记住就能回答);理解性问题(答案在课文里,但不一定是现成的);应用性问题(答案要求应用课文中的知识或新的语言知识);创造性问题(答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发挥其创造性);评价性问题(答案要求学生表示个人观点,发表不同意见)。
  (2)就课文内容进行连贯对话。如教课文编成对话,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做补全对话练习。
  (3)复述课文,这是课文教学较常用的以内容为中心的练习之一,由引导式复述逐步进入自由复述。引导方式有:提纲、关键词、图表及图画。
  (4)角色扮演(Role Play),双人或小组活动,教师为参加者配角色,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以身份说话。
  (5)书面表达,就课文内容进行改写或增加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如教NEW CENTURY JUNIOR ENGLISH 七年级上 Unit1 Lesson2Festivals in China,让学生写My favourite holiday加以巩固。
  此外,在阅读教学中,忌讳词汇开花。每碰到一个生词,除了介绍各条词义外,还要引出一些没有学过的同义词、反义词,介绍各条固定搭配、习惯用法,造句这样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还会造成喧宾夺主,影响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对于生词,只要求学生会读、会写,能掌握在本课中所表示的意义和用法就行了,这样学生的负担减轻了,基本的东西也抓到了,也就达到了检查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