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计算机等级考试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影响
详细内容
1 等级考试的积极作用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始于 20 世纪80年代,但各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差别很大,很多学校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受师资数量与水平、实验水平、课时等因素的影响,没有统一的衡量质量优劣的客观标准。教学自由度大,随意性大,教学质量也难以测试。等级考试在一定程度上统一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规范了教学活动,为高校教学评估提供了统一的依据和标准;促进学校对硬件设施的投入,改善了教学条件。另一方面,考试对教师产生一种压力,调动其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从整体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对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起到促进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作者简介:程向前,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和计算机网络应用。促进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发展等级考试非常重视考生的动手能力,大部分考试包含上机内容,而一级考试更是完全通过机考评价考生能力,因此对实验教学发展也起到促进作用。
等级考试分为笔试和上机,可以同时检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成效,便于教师发现课堂教学的侧重点,实验人员发现实践教学的遗漏,补充理沦学习和实践学习的不足,促进基础教学的改进。经过多次等级考试,师生已基本了解考试内容和范围,结合教学计划的设置,部分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作了调整,增加了应用方面的内容,实验也增加了实验机时,调整了实验重点。同时,等级考试还促进了实验室软硬件环境改善。
1.2 促进国产软件的推广和应用在一级 WPS Office 考试中,目前规定使用的办公软件为北京金山股份有限公司的 WPS Office 和永中科技有限公司的永中 Office,为国产软件进入社会应用,打破软件垄断提供支持。
1.3 为部分新型院校提供能力培养规范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部分高等院校包含民办、中等专业学校升级而来生源的状况,还有高职、高专等新型高等院校。由于学校的转型,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规范和培养目标需要重新定义。而 NCRE 的考核目标则为这些院校提供了可参考的社会需求模式和教学要点
2 等级考试的问题近几年,随着计算机应用的飞速发展,等级考试并没有很好地跟上时代的变化,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差距越来越大。刘安明
认为,虽然考试大纲先后做过几次调整,但目前在考试对象定位、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这几方面都有不少令人困惑的问题。
2.1 考试对象不明确作为全国性权威考试,首先应该明确考试的对象人群。但现行考试大纲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搞不清面向何人群。如果只面向非计算机专业人员,那么从二级就要求掌握编程技术,而三、四级更是要求掌握操作系统原理与架构、软件工程、信息系统开发,未免太理论了;如果面向计算机专业人员,要求又未免太低且太过于理论化了,根本无法考核专业人员的实际开发应用水平。
2.2 考试内容陈旧滞后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技术分支越来越多,可扩展性和易用性已成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基本特点。作为普及性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也应顺应这种变化,考核重点应丛书面理论转变为实际技术应用能力,发挥全国权威性考试的指导性和前瞻性作用。但现行的考试大纲和实际应用明显存在着脱节现象,考试内容陈旧、考题死板、应试化倾向明显。
比如在计算机技术已经高度人性化的今天,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手工转换算法内容过于教条。而在计算机安全与保密越来越受重视的情况下,这方面的应用知识已经迫在眉睫,而现行等级考试却将其安排在三级考核,一、二级考试中并没有太多体现。
等级考试的每一次内容变更都需要一定时间的验证、实施与完善过程,这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相比明显滞后。比如近年一级机试的内容基本没有网络知识,学生即使不掌握也完全可以及格。(本论文由上海论文网://shlunwen. 整理提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或联系我们的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