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页关键词
详细内容
一、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推广,高等院校中,计算机语言类课程不仅作计算机专业的主干课程,也被越来越多的非计算机专业列到了必修课程之中。不论是 C、 C++、JAVA 这样专业色彩较浓的程序设计语言还是 VB、 VFP 这样不少非计算机专业经常选来学习的语言,它们都有计算机语言的共同特点,那就是数据类型较多,结构较复杂,使用较灵活。 [1] 计算机语言的这些特点加之大部分学生对于计算机的思维方式一时难以适应,使得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成为一门相对来说既难学又难教的课程。在学习计算机的同时也应让计算机为学习服务。随着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课件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媒体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传统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2] 正是因为如此,再加上讲授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师的专业背景,因此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就非常普遍。
二、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现状目前,教师上课时所使用的多媒体课件来源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教材本身自带的课件;二是网络上下载的课件,特别是各类精品课程网站;三是授课教师自己开发制作的。使用前两种课件虽然可以节省授课教师的大量时间,但是由于其特定的封闭性,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应变能力非常有限,难以对其编排以适应具体的教学活动。特别一些教材自带的多媒体课件只是课本的翻版,根本无法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和特点。因此为了满足具体的教学需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动手开发自己的多媒体课件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授课教师自己开发制作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多媒体课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缺乏教学设计。实际上,多媒体课件就是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于一身的综合体,所以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首先是一个教学设计的过程。 [3] 对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来说,各种带有计算机思维特点的编程方式要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不少教师在制作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多媒体课件时往往只重视内容的罗列,很少注意教学设计这个问题。 2. 以教师为中心。大部分教师所开发的都是课堂示教型多媒体课件。利用其进行教学时,仍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的教学形式,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实际。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缺乏认识、缺乏对学习理论的了解,这就使得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很难根据学习者的心理,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教学,具体体现在制作多媒体课件过程中以教师对计算机较深入的认识为主线,忽视了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内部构造和思维方式知之甚少的现实情况。 3. 缺乏交互性和良好的控制性。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大部分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人机交互功能不强,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只有控制教学流程的简单操作,练习中的交互一般也只是计算机呈现练习,要求学生输入答案等简单的交互方式。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练习都是课件制作时事先设定好的,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自行选择,不能根据个体学习方面的差异由学习者自行选择不同的方法和内容。(本论文由上海论文网://shlunwen.整理提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或联系我们的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