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军政权税柴征收试探(一)
详细内容
归义军政权实行据地出税的赋税政策,其赋税主要有地子、官布、草、柴等,关于地子、官布和草的征纳情况,我们已做了初步探讨(1)。现对税柴的有关问题略作探讨,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S.3728号文书提供的启示
二、
S.3728号《乙卯年(955年)二月至三月归义军押衙知柴场司安佑成牒》(2)由五件组成,是目前所见归义军节度使所属柴场司的最完整文书,为便于讨论,现将该文书转引如下:
《乙卯年(955年)二月至三月归义军押衙知柴场司安佑成牒》
(一)
1、柴场司
2、伏以今月廿三日马群赛神付设司柽刺叁束,廿四日于阗使
3、赛神付设司柴壹束,马院看工匠付设司柴壹束,
4、廿七日看甘州使付设司柴两束,十三日供西州使人,逐日
5、柴壹束,至贰拾肆日,断。未蒙判凭,伏请处分。
6、乙卯年二月日押衙知柴场司安佑成。
7、为凭廿八日(鸟印)
(二)
1柴场司
2伏以今月二日马圈口赛神,付设司柴壹束,看甘州
3使付设司柽刺两束,三日看南山付设司壹束,看甘
4州使付设司柽刺两束,东水池赛神熟肉柽玖
5束,付设司造食柽刺捌束,使出东园柽捌束,
6衙内煎饧柽叁拾伍束,墓头造食柽伍束,
7李庆郎硙头打查柽壹伯贰拾束,百尺上赛
8神付设司壹束,楼上赛神付设司壹束,支于
9阗博士月柴壹拾伍束,汉儿贰拾陆人共柴
10叁伯玖拾束,押衙王知进妻等肆人共柴肆拾
11束,又叁人共柴叁拾束,张佛奴妻柒束,跃珊
12伍束,公主四人共捌拾束,消碱柴伍束,付设司
13卧醋刺两束。未蒙判凭,伏请处分。
14乙卯年三月日押衙知柴场司安佑成。
(后缺)
(三)
(前缺)
1扇马付设司柴壹束,八角修烽付设司柴壹束,刺史赛
2神付设司柴壹束,供索县令家、南山付设司柴壹束,
3东园赛神付设司柴壹束,十六日祭拜熟肉柴两束,
4南城上赛神付设司柴壹束,熟肉并烧石柽叁束,普
5光寺门树园白刺拾束,宜秋打瓦口柽陆拾束,准旧
6例支太子柽捌车各柒拾柒束,刺两车各伍拾伍束,
7内院柽捌车各柒拾柒束,北宅柽拾车各柒拾柒束,
8鼓角楼僧柽叁车各柒拾柒束,四城上僧共柽壹伯
9贰拾束,南城上火料柽柒拾柒束,西城上火料柽柒拾
10柒束,百尺上柽两车各柒拾柒束,刺两车各伍拾伍束,
11门僧二人各柽柒拾柒束,佛座子柽两车各柒拾柒
12束,梁户二人吹油刺贰伯贰拾束,南城上阿婆柽柒
13拾伍束。未蒙判凭,伏请处分。
14乙卯年三月日押衙知柴场司安佑成
15为凭十八日(鸟印)
(四)
1柴场司
2伏以今月十四日使出东园住,至廿日入,用柽壹伯伍拾
3束。乡东修烽付设司柴壹束。十八日,迎甘州使付设司
4柽刺叁束,下檐付设司柴两束,就驿柴两束。十九日,
5东园祭拜付设司柴两束,看甘州使付设司柴壹
6束,甘州使比料帖下柴叁束,迎西州使付设司柽刺
7叁束,下檐付设司柴叁束,就驿下檐柽刺伍
8束,付设司卧醋刺两束,消碱刺伍束,支城北打口
9柽壹伯束。未蒙判凭,伏请处分。
10乙卯年三月日押衙知柴场司安佑成。
11为凭廿二日(鸟印)
(五)
1柴场司
2伏以今日廿二日支跎儿入群付设司柴壹束,就驿送盘付设
3司柽刺叁束,廿三日设东窟工匠付设司柴壹束,大厅设
4使客付设司柽刺拾束,廿四日祭川原付设司柴两束,
5熟肉柽两束,使出东园用柽拾束。未蒙判凭,
6伏请处分。
7乙卯年三月日押衙知柴场司安佑成。
8为凭廿五日(鸟印)
本件文书保存了柴场司从乙卯年(955年)二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三月二日至二十四日共28天的支出帐目,其柴的种类有柴、刺、柽刺、白刺五种,现将其列表如下:
二月
日期|用途|使用者|类别|数量|备注
23日|马群赛神|设司|柽刺|3束|
24日|于阗使赛神|设司|柴|1束|
——|马院看工匠|设司|柴|1束|
27日|看甘州使|设司|柴|2束|
13—24日|供西州使人|不明|柴|12束|每天1束
三月
日期|用途|部门|类别|数量|备注
2日|马圈口赛神|设司|柴|1束|
2日|看甘州使|设司|柽刺|2束|
3日|看南山|设司|不明|1束|
3日|看甘州使|设司|柽刺|2束|
3日|东水池赛神熟肉||柽|9束|
3日|造食|设司|柽刺|8束|
3日|使出东园||柽|8束|
3日|衙内煎饧||柽|35束|
3日|墓头造食||柽|5束|
3日|硙头打查|李庆郎|柽|120束|
|百丈上赛神|设司|不明|1束|
|楼上赛神|设司|不明|1束|
|支于阗博士||柴|15束|
|汉儿二十六人||柴|390束|
|押衙王知进等四人||柴|40束|
|又三人||柴|30束|
|张佛奴妻|||7束|
|跃珊|||5束|
|公主四人|||80束|
|消碱||柴|5束|
|卧醋|设司|刺|2束|
|扇马|设司|柴|1束|
|八角修烽|设司|柴|1束|
|刺史赛神|设司|柴|1束|
|供索县令家、南山|设司|柴|1束|
|东园赛神|设司|柴|1束|
16日|祭拜熟肉||柴|2束|
|南城上赛神|设司|柴|1束|
|熟肉并烧石||柽|3束|
|普光寺门树园||白刺|10束|
|宜秋打瓦口||柽|60束|
|准旧例支太子||柽|8车各77束|共616束
|准旧例支太子||刺|2车各55束|共110束
|内院||柽|8车各77束|共616束
|北宅||柽|10车各77|共770束
|鼓角楼僧||柽|3车各77束|共231束
|四城上僧||柽|120束|
|南城上火料||柽|77束|
|西城上火料||柽|77束|
|百丈上||柽|2车各77束|共154束
|百丈上||刺|2车各55束|共110束
|门僧二人||柽|各77束|共154束
|佛座子||柽|2车各77束|共154束
|梁户二人吹油||刺|220束|
|南城上阿婆||柽|55束|
14—28日|使出东园住||柽|150束|15天,每天10束
|乡东修烽|设司|柴|1束|
18日|迎甘州使|设司|柽刺|3束|
|下檐|设司|柴|2束|
|就驿||柴|2束|
19日|东园祭拜|设司|柴|2束|
|看甘州使|设司|柴|1束|
|甘州使比料帖下||柴|3束|
|迎西州使|设司|柽刺|3束|
|下檐||柴|3束|
|就驿下檐||柽刺|5束|
|卧醋|设司|刺|2束|
|消碱||刺|5束|
|支城北打口||柽|100束|
22日|驼儿入群|设司|柴|1束|
|就驿送盘|设司|柽刺|3束|
23日|设东库工匠|设司|柴|1束|
|大厅设使客|设司|柽刺|10束|
24日|祭川原|设司|柴|2束|
|熟肉||柽|2束|
|使出东园用||柽|10束|
本件文书所说的“柴”应是总称,它包括柽、柽刺、刺、白刺等,所以其主管机构也就称为“柴场司”了,柴的主要用途是薪柴,即用作燃料。在敦煌地区主要用柴来取暖、做饭。
柴除烧火外,还可作为木料使用,如修烽、修水渠、楂口等。
柽,是敦煌地区周围生长的一种柳树,或称为柽柳、河柳。敦煌及其周围地区生长较多,一般有二三米高,或有更高者。其主要也是作为烧柴使用,此外还可作为木料使用,如P.3412背《壬午年(982年)五月十五日渠人转帖》中通知渠人修渠时,需每人带“柽一束”(3);P.5032《甲申年(984年)某月十七日渠人转帖》中也说:“今缘水次逼近,切要修治沙渠口,人各柽一束”。(4)
刺、白刺,也是敦煌地区生长的一种草类植物,分布较广。在敦煌绿洲北部边缘到安西之间的广大盐渍化土壤上,分布有白刺、驼骆刺等,在绿洲西部边缘以西的荒漠地带,分布有泡泡刺等。(5)刺的枝杆大约有指头粗,高约三四尺,分枝较多,且坚硬扎手,其用途主要是烧柴,此外由于枝条繁茂,是用来修渠堵水的绝好材料。如S.6306号《归义军时期破历》(6)中有:“七月六日修大查白刺一车、枝十五束、栓八笙、柽十束、羊皮四张”的记载;P.3412背《壬午年(982)五月十五日渠人转帖》说:“今缘水次逼近,要通底河口”,渠人各带“白刺一束”。P·5032《甲申年(984年)二月廿日渠人转帖》也是因“水次逼近,切要通底河口”,要求渠人堵水时各带“白刺三束”。(7)同卷文书《二月廿九日渠人转帖》也说:“上件渠人,今缘水次逼近,切要修治泻口,人各白刺五束”。(8)同卷文书《九月廿一日渠人转帖》也是要“通底河口”,已上渠人各带“白刺三束”来修渠堵水。(9)同卷文书《某月十七日渠人转帖》中,也要求渠人各带“白刺一束”,来修渠堵水。此外,北图殷字41号背《大让渠渠人转帖抄》(10)、P.2558《甲戌年二月廿四日渠人转帖》(11)、P.4017《渠人转帖抄》(12)中,通知渠人修渠堵水时,均要带白刺。
白刺除用作燃料、修渠外,还因其枝条繁茂、坚硬、扎手而用来扎篱笆,即将果园、菜园等用白刺扎的篱笆围起来,以防止鸡、猪、驴、羊等和小孩进去踩踏或摘吃。如本卷文书第4—5行曰:“普光寺门树园白刺拾束”,就是用白刺扎成篱笆来围树园的明证。
本卷文书所载柴场司的支出帐目共71笔,其中柴27笔,柽22笔,柽刺9笔,刺6笔,白刺1笔,不明确6笔。以上柴的支出都是以“束”为单位。关于束的大小,吐鲁番文书《唐上元二年(公元761年)蒲昌县界长行小作具收支饲草数请处分状》(13)为我们提供了启示,我们已在前面税草部分作了辨析,此不赘述。
一束柴的大小也可能和一束草差不多,即三尺左右。
在敦煌交换文书中,柴、刺、柽常常是以“车”为单位的,如P.6002《归义军张氏辰年干元寺诸色入破历算会牒》21—22行有:“柴两车,折粟肆硕”,25行有:“柽壹车,折麦柒石”。S.5927《戌年沙州某寺诸色斛斗入破历算会牒》11—12行有:“麦壹硕伍斗,粟壹硕伍斗,买刺柴两车用”。P.2836《唐中和四年(884)正月沙州安国寺上座比丘尼体圆等诸色斛斗入破历算会牒》70—71行有:“麦肆硕贰斗,买柽一车用”;71—73行有:“麦壹硕肆斗,粟壹硕肆斗,买刺一车用”;89—90行有:“取柽两车,准油叁斗肆胜用”。P.2838《唐光启二年(886年)沙州安国寺上座胜净等诸色入破历算会牒》43—44行有:“麦壹硕、粟叁硕肆斗,买柽壹车用”。P.2049《同光三年(926)正月沙州净土寺直岁保护手下诸色入破历算会牒》358行有:“油叁斗,梁户入柽两车用”等。(14)
关于柽一车、刺一车的具体数量,以前都不大清楚,而S.3728号文书第3件则有明确的记载:“准旧例支太子柽捌车各柒拾柒束,刺两车各伍拾伍束;内院柽捌车各柒拾柒束;北宅柽拾车各柒拾柒束;鼓角楼僧柽叁车各柒拾柒束·······百尺上柽两车各柒拾柒束,刺两车各伍拾伍束”。
由此可知,柽一车为77束,刺一车为55束,这是因柽指柽柳,以木杆为主,体积比刺小,所以一车的装载量也就比刺多。当然,这里的“车”并非是目前西北农村使用的架子车,而是牲畜拉的木轮大车,其容量比架子车大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