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农村研究>新密市农村“三资”管理的途径(一)

新密市农村“三资”管理的途径(一)

详细内容

摘要阐述新密市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工作的途径,以为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发展、保障农民群众合法权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三资”管理;途径;河南新密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一直是农村干部和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农村工作的难点。做好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对于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发展、保障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农经管理者的责任。为切实加强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推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河南省新密市十分重视群众关注的农村财务问题,积极探索出“三资”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径,切实加强了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督管理工作。
  1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目前,新密市农村“三资”清查工作已全部结束。市、乡2级政府多次就“三资”管理工作召开专题会议,领导下发文件,市委、政府主要领导负责该项工作,乡镇政府负责成立市、乡2级“三资”监督管理委员会,乡镇还成立了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具体负责 “三资”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村组财务账目的处理工作,村级设立村务监督管理委员会,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管理。
  2坚持原则,规范管理
  农村集体“三资”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仍归村组所有,乡镇“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只是代为管理,决不能改变“三资”属性。乡镇管理村组的 “三资”要坚持“四权”不变、民主理财的原则,严格财经纪律,推行村务公开,实行定期经济责任审计,使“三资”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1]。
  3多措并举,管理到位
  为切实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主要在“核、严、全、监”方面采取措施,加强管理。
  (1)所谓“核”即新密市各乡镇成立清查专项工作小组,按照市委市政府下发的《新密市农村村组集体“三资”清查工作实施细则》《新密市规范清理乡村财务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操作方案》,全面部署清查核资工作。在清查工作中做到一“查”:查村财务资料、会议记录和各类经济合同文本;二“听”:广泛座谈搜集一手材料;三“看”:到实地核查登记、评估、核实资源、资产状况;四“公”:把清理政策、程序、方法、步骤及结果向群众公开、公示。对各种资产、资源分门别类进行核查分析,详细梳理每一项集体资产资源的数量、价值和管理使用情况,建立债权、债务台帐和集体资源资产、发(承)包合同登记簿,全面摸清“三资”的真实“家底”。
  (2)所谓“严”即在农村集体“三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各村召开家庭联户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做出决定后,由村两委与乡镇“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签署委托代理协议,由服务中心对各行政村的“三资”和财务账目进行统一管理。“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严格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设置会计科目,建立会计账簿,会计核算实行电算化,建立健全各项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在建立健全“三资”代理中心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各行政村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要工作人员聘用、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坚持“四加二加一”的工作方法,“四”指“四议”,即党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家庭联户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二”指“两公开”,即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一”指“一监督”,即村民监督委员会对决策事项和实施结果进行监督,同时要有会议记录。报账员报账时,必须携带有关会议记录、协议、合同等相关材料,随同票据一同入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