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及借鉴(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
论文摘要: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根基。从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分析入手,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我国高职院校“双师”教师培养的途径。
一、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一般特点
1.严格的教师准入制度
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对教师的选用是非常严格的。在德国。教师是一种独立的、专门化程度极强的职业。从事任何层次的教师职业,都必须先取得教师资格证。要获得教师资格证,必须在正规的大学毕业之后,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取得教师实习资格。再经过不少于l8个月的实习,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也是如此。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的任职资格要求是博士毕业,在企业工作5年后,才具备任职资格。
澳大利亚啪学院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求严格。对教师素质要求也十分严格和明确:至少要有3"-’5年与专业教学相关的行业工作经验,年龄在35岁以上的教师则要有十几年的工作经验,并取得教师资格证书。这主要通过教师的招聘标准实现,招聘原则是:一是任教者要取得所授专业的大学文凭(目前新进教师要求具有硕士学),以确保任职教师应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二是任教者要取得教育专业的本科文凭;三是任教者要经过师资培训,并取得培训行业四级证书。
2.规范的职业教师培养机制
在德国,由于职业教育的职业技能要求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因此德国的职业教育教师类型比较多,包括:职业学校内的理论教师、普通教育课教师、技术教师,以及企业的实训教师。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职业教师制定了具有较强科学性的培训、考试机制,具体见图1和图2。
澳大利亚TAFE学院为了保证职业技术教育能够跟上知识的更新和企业技术发展步伐,鼓励教师进修,参加各种新知识讲座和新技术培训。一般新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的同时。必须到大学教育学院进行专门的教师资格培训,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由学院资助取得教师资格证书(教育文凭)。教师除担任教学任务外,还要进入相关行业或专业委员会。经常参加专业协会的活动,获取新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信息,以便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作为TAFE学院的合格教师,还必须掌握熟练的教学方法,尤其是要具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等素质。
3.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德国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特点是兼职教师数量很大,维尔兹堡市DAG技术教育中心共有32名职员,其中26名教师,6名管理人员,而聘用的兼职教师达到100名。莫斯巴核市职业大学有3O名专职教师,常年聘用400~500名兼职教师。维尔兹堡市科技大学有160名教师,800名兼职教师。
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的兼职教师(parttimeteacher)主要来自企业或曾在企业工作过的熟练技术人员。悉尼TAFE学院有900多个专业,在校生5.1万人,教职工4500人,其中兼职教师达2500人。TAFE学院的兼职教师要与学院签订工作合同,一般的工作合同都是短期的,但在合同期内兼职教师必须全天候在校工作。在教师的管理上,终身雇佣制教师越来越少,合同制(1~5年)和临时性教师越来越多。
4.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时间充足
在德国.国家认定资格的理论教师和普通教育课教师的培养,需要8年左右。技术教师和实训教师的培养。也需要6年以上。因此,在德国很难看到年龄在3O岁以下的职业教育教师。
二、我国高职院校师资培养实践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随着我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理论的发展,我国高职教师的培养经历了“双职称”、“双证型”和“双师素质”三个阶段。但在“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中,由于主客观等原因。我国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中存在着以下有待解决的问题。
1.高职教师源结构良莠不齐
由于体制、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我国高职教师源结构良莠不齐。既有专业对口的本硕士毕业生,也有中途转行的非专业本硕士生,还有通过在职学历进修的各层次毕业生。导致我国高职教师源结构复杂,职业教育能力参差不齐,阻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成长。
2.高职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不完整
近年来我国高职师资准入门槛逐年提高,大多数高职院校引进教师的起点门槛是硕士研究生。但绝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在高职院校走上讲台时,没有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与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相比,师资培养过程不完整。一般高职院校对引进的硕士研究生仅进行了心理学、教育学、高职教育理论等方面的短期培训,而后续师资培养主要通过提高学历层次的学历教育来完成,远远满足不了高职师资“双师素质”的要求。
3.缺乏与高职教育要求相符的实训教师
由于我国用人机制的约束。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师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有企业生产第一线工作经历的工人转行;另一部分是直接从本科院校毕业的工科学生。从企业生产第一线转行担任实训教师的工人,虽然具备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但由于理论知识欠缺,往往在实训过程中只能围绕自己熟练的技能对学生进行讲解和训练。不能全面贯彻落实整个实训教学大纲的要求。直接从本科院校毕业担任实训教师的工科毕业生。又存在着专业理论较强,动手能力弱的问题。
4.教师缺乏师资培养的时间保障.自我双师素质培养动力不足
近几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各级各类高职院校规模迅速扩大,专业教师严重短缺,教师教学工作量急剧增加,教师疲于应付课堂教学,无暇顾及自身双师素质的培养。
目前,高职“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与学院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密切相关,与系部专业建设关系较大,但与教师切身利益关系不大。在国家政策上,教师是否具备双师素质与职称评定无关。与薪酬多少关系不大,教师自我“双师素质”的培养动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