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新闻传播学>谈媒体背景下共青团创新途经(一)

谈媒体背景下共青团创新途经(一)

详细内容

1、新媒体环境下传统青年组织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明显下降共青团传统的工作思路是按照行政层级组织青年,开展工作,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青年组织形成巨大冲击。新媒体具有虚拟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等特点,能充分满足现代青年崇尚自我,追求个性的发展需求,对青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和聚集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web3.0技术应用下的新媒体产品,如以“陌生人单向跟随”为典型特征的微博、以“用户共建”为突出特性的网络视频和SNS社区等,使青年突破了传统社会中狭小的人际交往范畴,空前强化了自主意识,最大程度地使自主行为得到广阔发展空间。正因为新媒体的强大号召力和动员力,网络化青年组织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并日渐受到多数青年的认同,传统团组织行政化体系的聚集方式受到了严峻挑战,传统青年组织的思想教育、组织文化、社会实践等活动对青年们的吸引力逐渐下降。
2、新媒体环境使团组织工作的主客体角色地位发生改变共青团的各项工作是通过各级团组织工作者来进行的,其角色地位往往是教育者和领导者,相应地,团员青年作为被教育者和被领导者则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角色地位关系容易导致一些团组织工作方式比较生硬刻板,缺乏对团员青年的引导式和参与式动员方式。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自由平等的人文优势得到充分彰显,新媒体交流的平等性使传统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地位上更加平等,以往的一些灌输式教育和硬性动员的方式逐渐失去效力。新媒体带来的团组织主客体角色地位的转变对团员干部特别是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新媒体对共青团工作内容和方式带来变革新媒体环境下青年的思想更为开放务实,行为方式更加个性化,渴望自身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同,人生观和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特征。这种情况下,许多用传统工作理念为基础的团组织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显得束手无策。同时,新媒体提供了一种高效快捷、广覆盖、低成本、平等互动、不受时空限制,且为青年喜闻乐见的组织动员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内容上进行相应的转型,创新新媒体条件下引导团员青年的有效载体。总的来说,新媒体环境下共青团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团属青年网站的建设,结合当代青年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合理设置网站分类,以适合青年成长的科学文化知识、实用信息和互动项目等来充实网络内容,提升网站品质。同时开发符合青年在学习、就业创业、身心发展、社会参与、休闲娱乐等方面迫切需求的网络产品。最后,优化引领青年进步的网络环境。新媒体虚拟和无序的特征、监管缺失的现状容易诱发青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冲突和失范,共青团要把利用新媒体吸引青年、凝聚青年、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和社会公德,培养良好的媒介素养,作为新时期的重要工作之一。
4、新媒体对共青团阵地建设提出新的课题阵地是共青团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等工作的依托和载体,是共青团工作职能的具体体现,是团组织和青年进行有效沟通的纽带。新媒体下的共青团组织的生存环境和对象群体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给共青团阵地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传统的阵地建设大多以面对面组织和交流为手段,以理论培训、座谈和活动等面对面方式进行,团组织工作者对青年的思想走向和学习效果较容易把握。新媒体空间的虚拟性和开放性导致团组织传统的工作阵地已经不能对全体团员青年形成有效的覆盖,如何开发新媒体阵地成为共青团阵地建设的新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共青团工作的新任务
1、推动新媒体环境下的共青团工作创新新媒体环境下共青团工作的创新,不仅仅是宣传途径的变化,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革新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共青团组织要把新媒体作为凝聚、引导青年的新的舆论宣传阵地,工作方式要尽量贴近新媒体使用者的需求和喜好,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新媒体提供的丰富信息资源对青年进行先进文化的引导教育,要利用新媒体为共青团工作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开发新的活动载体。
2、培育新时期青年的正确价值观与政治修养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开放性,加上当前的网络监管制度和技术还不完善,新媒体信息丰富多元的同时经常掺杂一些不健康的内容,甚至还有反动言论。同时,新媒体带来的信息技术发展对青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都产生深刻影响,使青年的利益需求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新变化。如何利用新媒体积极探索引导青年的有效方式,通过新媒体手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先进思想文化主旋律,加强团员青年思想道德教育,占领舆论宣传阵地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共青团要借助新媒体的各种载体弘扬青年先进思想文化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青年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增进青年对党和人民群众的感情,增强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提高青年的政治修养。要不断提高青年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提高青年的媒介素养,使青年对网络不良信息有较强的甄别能力和抗腐能力,让青年正确看待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
3、提升新媒体环境下青年的社会责任意识与社会参与能力社会责任是社会成员对祖国、对民族、对他人的生存与发展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责任意识是个体对角色责任的自我意识和自觉程度。①社会责任意识是内化于责任主体内心世界的一种心理状态,其外化的表现之一就是社会参与能力,即社会成员以某种形式参与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和公共事务的能力。新媒体开拓了青年视野,拓宽了青年求知的途径,为青年创造了自我实现的新空间,促进了青年的个性培养,扩大了青年的交往面。但同时,网络的隐蔽性和虚拟性造成青年的道德感弱化,政治观念淡化,民族认同感减弱,爱国主义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也是事实。共青团要正视新媒体的两面性,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开发新的工作载体提升青年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同时,在新媒体平台上积极探索社会化动员青年的工作载体,提升青年参与社会的热忱和能力。要善于借助多方社会力量,运用包括新媒体在内的各种载体,拓展动员领域,深化工作内涵,更加广泛有效地动员青年参与社会。如利用新媒体手段深化青年志愿者行动,广泛动员青年参与抢险救灾、扶贫开发、捐资助学、社区建设、生态环保、城乡互助、海外服务等领域的志愿服务。
4、提高新媒体环境下青年的知识素养信息爆炸的年代,当代青年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全面优化团员青年的知识结构,提高青年的知识素养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新媒体的微内容、即时性、多终端、个性化使得信息的获取、发布、利用、消费更加便捷,这将大大拓展新媒体信息的传播渠道,丰富网上信息的内容。共青团应把新媒体教育当成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来研究,利用团属网络媒体和其它新媒体应用方式,针对青年身心发育的规律和特点,大力开发适合青年特点的网络文化产品,运用互动探讨的学习交流方式,激活青年人的求知欲望,提高青年的知识素养,使青年的知识结构更具时代性和科学性。
共青团运用新媒体引导青年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