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新闻传播学>新闻客观报道研究述评(一)

新闻客观报道研究述评(一)

详细内容

摘要 本文通过对历年来学界业界对新闻客观报道探讨研究的归纳梳理,对新闻客观报道研究的关键概念和研究领域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了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亟待提高改进之处。
  关键词 新闻客观报道 研究 述评
  新闻客观报道作为新闻学重要的一种理念、一种报道方式,其相关的研究在新闻理论界颇受关注,其对于新闻实务的科学规范的操作运行更具有指导作用。新闻客观报道原则从美国新闻界于十九世纪中叶的提出到二十世纪初期逐渐确立为新闻界恪守的一项重要原则。
  本文主要从对现有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出发,对业界和学界对新闻客观报道的研究做一梳理综述,以期对新闻客观报道的相关研究得到较为系统的认识。
  
  一、关于新闻客观报道研究的相关学术论文和著作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KI)上查询到自1979年到2008年关于新闻客观报道的相关论文有750余篇。其中,八十年代相关新闻客观报道的论文发表量并不多。十年时间共41篇,从九十年代开始,新闻界关于新闻客观报道的研究论文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从89年(18篇)开始到2000年。总计发表相关论文284篇。2000年以来相关新闻客观报道的学术论文发表量更是数量激增,每年都超过50篇,总计426篇。由于学术论文的公开发表是学术研讨的主要形式,相关学术论文的发表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表现的增加或减少的趋势,很能在客观上说明学界、业界对于新闻客观报道的关注程度的变化,同时,这种变化与当时新闻实践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及新闻界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当时关注的热点问题密切相关。
  迄今为止,以新闻客观报道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著作尚未出现。相关新闻客观报道的探讨主要散见于学者著作当中的章节中,在探讨新闻报道的原则、方式,以及新闻报道的方式沿革时进行介绍,其中大多是客观报道的渊源描述、主要内涵、代表性报人、报纸的观点和现实实践的罗列,真正对新闻客观报道的哲学思考和概念的细致梳理的研究较少,对于新闻客观报道的理念和现实问题结合的探索更少,而实际上这样的现实问题很多,新闻实务从事者经常在理念、原则与具体事件的关系处理中显得不知所措。 对新闻客观报道作专章,专节介绍和探讨的著作主要包括:刘建明教授等的《新闻学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童兵教授的专着:《中西新闻比较论纲》(新华出版社1999);梅尔文・门彻的《新闻报道与写作》;学者罗文辉的专着《精确新闻报道》(台北正中书局1991);芮必峰、姜红的合着《新闻报道方式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郑保卫教授的《当代新闻理论》(新华出版社2004);黄旦教授的《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李良荣教授的《西方新闻事业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彭家发的《新闻客观性原理》(三民书局1994)等。
  
  二、新闻客观报道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关新闻客观报道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关于客观报道本体的研究和客观报道与新闻理论、新闻实践其他范畴和问题的边缘研究。
  1 关于新闻客观报道本体的研究
  (1)客观报道的缘起
  威尔伯・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就客观报道的缘起认为,起源于19世纪,在美国和英国广泛的被赞为20世纪前25年中对于新闻学的独特贡献。在美国新闻界中,客观报道的快速发展,是由于报刊中政党派性的衰落以及报纸由表示意见的刊物变为传播新闻的工具所造成。记者认为他们的工作需要一种超然的态度。他们成为当代争论的旁观者而不是参加者。新闻是单纯的纪事;意见必须与新闻明确的分开。客观来讲,新闻客观报道理论的出现与19世纪60年代通讯社的广泛出现也有直接关系。
  (2)新闻客观报道原则的内涵及优势
  郑保卫教授认为,客观报道原则的内涵包括两方面:报道内容的客观和报道形式的客观。前者是指新闻报道必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不能有虚夸、夸张、更不能无中生有,任意编造。后者是指新闻报到者在报道新闻是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倾向,而是将’自己对新闻事实的观点和倾向意见寓于报道的事实当中,通过事实的逻辑力量来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关于新闻客观报道的优势,研究者普遍认为,它能使新闻报道具有可信性和说服力,能够增添新闻报道的逻辑力量,是一门新闻宣传的艺术。
  (3)新闻客观报道原则的操作规范
  关于客观报道的原则,研究者观点较为一致。主要包括:新闻报道者要客观报道事实,不夹带个人意见;尽量提供直接引语;交代事实出处和消息来源;新闻报道要全面报道事实,提供充分的事实依据;新闻报道要注意将消息与言论区分开来。一般情况评论文章要署名。
  (4)中西方对新闻客观报道的不同理解
  西方学者把客观性强调到了不恰当的地步。他们把“客观性”说成是超阶级、超党派的东西,是“纯客观”之陈述事实而绝不表达意见。
  我国大陆学者认为新闻具有客观性,但同时具有倾向性,新闻的倾向性是融入到新闻的客观报道当中的,倾向性是通过记者的新闻事实报道,暴露出来的思想倾向,而非随意的、主观的评论。
  (5)客观报道的两个方面:事件客观性与整体客观性
  学者郭可在研究国际新闻报道的客观报道中对事件客观性与整体客观性进行了区分:“事件客观性,是指记者对某一新闻事件客观的进行报道。……整体客观性,顾名思义。是一个实践或个体客观性的整体积累,所反映的是一个总体形象。”
  把握事件客观报道和整体客观报道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对于全面、深刻认识新闻客观报道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就迄今的研究而言,如何在国内国际新闻报道中把握好具体客观和整体客观的相对尺度,仍然是一个研究关注比较薄弱的问题,细致的研究不多,规律、经验的全面总结更少。
  (6)新闻客观报道的局限性
  关于新闻客观报道的局限性,广州大学教授陈道才教授进行了详细的总结。他认为,首先,来自政府、企业、公众舆论的影响使得“不偏不倚”、“超越阶级党派利益”的客观报道难以实现;其次,客观报道在肯定新闻客观性的同时,却否定了新闻从业者反映客观事实的主观能动性,排斥了记者、编辑对新闻事实的必要分析和解释,这就必然导致新闻客观报道的表面化、浅显化;第三,客观报道理论主张的“超党派”思想,为后来的资产阶级学者所利用,形成了一种否定新闻的阶级性、倾向性的客观主义新闻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