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药学论文>鱼腥草注射液I型过敏反应试验(一)

鱼腥草注射液I型过敏反应试验(一)

详细内容

作者:吴友苹,徐潘生,卢觅佳,宣尧仙

【摘要】   目的观察鱼腥草注射液经静脉注射给药后是否出现全身主动过敏反应和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方法豚鼠分别腹腔注射鱼腥草注射液5 ml/kg,0.9%NaCl注射液5 ml/kg及牛血清白蛋白生理盐水注射液 5 ml(60 mg)/kg ,隔日1次,连续3次进行致敏。末次致敏后12 d各组静脉单次注射2倍剂量的以上相应受试物进行激发,观察30 min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SD大鼠皮内注射相应抗血清0.1 ml被动致敏48 h后,分别静脉注射鱼腥草注射液10 ml/kg,0.9% NaCl注射液10 ml/kg和牛血清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10 ml(100 mg)/kg,及1%伊文思蓝溶液1 ml进行激发,30 min后处死动物,观察注射点皮肤蓝斑直径。结果鱼腥草注射液致敏期间豚鼠未出现任何异常反应,给予激发剂量后亦未出现明显异常反应,未引起豚鼠死亡;鱼腥草注射液组和0.9%NaCl注射液组大鼠背部皮肤内层均未出现蓝斑。结论在该试验剂量条件下,鱼腥草注射液豚鼠全身过敏反应、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均为阴性。

【关键词】 鱼腥草注射液 全身主动过敏 被动皮肤过敏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鱼腥草类注射剂是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具有不产生耐药性、价格低廉等优点,在国内已经使用三十余年。然而,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监测的数据显示从2003~2006-04-13,共收到的鱼腥草注射液严重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从52例猛增到222例,为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不得不对鱼腥草注射液作出“暂停”使用的决定。为确保其注射液的安全性,本课题组对鱼腥草注射液进行了针对I型过敏反应的再评价工作。本研究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安全性试验指导原则进行了全身主动过敏和皮肤被动过敏试验,并在方法上有所改进,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1 材料

  1.1 药物

  鱼腥草注射液(060432,浙江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牛血清白蛋白(Genview),0.9%NaCl注射液(070903,浙江平湖莎普爱思制药有限公司),弗氏完全佐剂(Sigma),弗氏不完全佐剂(Sigma),伊文思蓝(71016588,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新鲜配制成1%浓度备用)。

  1.2 动物健康Hartley豚鼠,全白色毛,18只,体重为250~350g,雌雄各半,由江苏省无锡市惠山江南实验动物场供应,动物质量合格证:SCXK(苏)2004-0003。健康SD大鼠,清洁级,30只,体重为150~200g,雌雄各半,由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供应,动物质量合格证:SCXK(浙)2003-0001。

  2 方法〔1~3〕

  2.1 全身主动过敏试验动物饲养于全封闭清洁级动物房内,温度20~25℃,相对湿度40%~70%,光照12 h暗、12 h明,中央空调集中通风10~20次/h。喂饲全价营养颗粒饲料,饮水为城市自来水用净水器过滤后装入消毒过的饮水盆内让其自由饮用。取健康无伤白色Hartley豚鼠18只,随机分成3组,即鱼腥草注射液组,牛血白蛋白生理盐生理盐不溶液阳性对照组和0.9NaCl 注射液阴性对照组,每组6只,雌雄兼用。按组别鼠分别腹腔注射鱼腥草注射液5 ml/kg,0.9%NaCl注射液5 ml/kg及牛血清白蛋白生理盐水注射液 5 ml(60 mg)/kg ,隔日1次,共3次进行致敏。末次致敏后第12天由静脉快速注射2倍剂量的以上相应受试物进行激发,观察30 min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致敏期间,每天观察动物的症状,并于初次致敏及激发当日测定每个动物的体重。静脉注射激发后即刻至30 min,按表1观察记录动物有无相应症状,并记录症状出现及消失时间。如有过敏反应,另取2只未致敏豚鼠,单次自静脉注射激发剂量的相应受试物,观察有无引起类似过敏反应症状,以供参考。表1 动物的相应症状(略)

  2.2 被动皮肤过敏试验

  2.2.1 制备相应抗体大鼠随机分成3组:鱼腥草注射液组、牛血清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阳性对照组和0.9%NaCl注射液阴性对照组,每组4只,雌雄各半。鱼腥草注射液、0.9%NaCl注射液和牛血清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按致敏剂量10ml/kg分别与弗氏佐剂以1∶1的比例均匀混合成乳液,首次致敏采用弗氏完全佐剂,以后采用弗氏不完全佐剂。每鼠分别隔日皮下多点注射1次,共3次。末次致敏后第12天,腹主动脉采血,分离血清,-20℃保存,备用。

  2.2.2 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背中线两侧距脊柱约1.5 cm处用电动剃毛刀剃毛,面积4 cm×4 cm,皮内注射抗血清0.1ml/只。被动致敏48 h后,各组分别静脉注射与致敏剂量相同的激发抗原及1%伊文思蓝生理盐水溶液1 ml/只进行激发。激发30 min后处死各组动物,剪取背部皮肤,测量皮内层的斑点大小,直径大于5 mm者判定为阳性(不规则斑点的直径为长径与短径之和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