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哲学其它相关>企业家概念演化的哲学分析(一)

企业家概念演化的哲学分析(一)

详细内容

[摘要]文章采取哲学分析方法,对企业家概念的产生和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了企业家概念的演化特点。即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企业家这个概念所包含的多种角色逐渐得到纯化,在这个过程的完成阶段,企业家概念只包含很少的几种甚至一种角色。文章以“角色纯化”这个术语对企业家概念的演化特点进行了概括。
  [关键词]企业家;角色;角色的纯化
  
  企业家是现代社会中的强势力量,在他们身上闪耀着灿烂的光环。研究企业家对于我们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要真正理解企业家这一历史存在就要从它产生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而最早使用企业家概念的是经济学家,因此从经济学家的具体语境中分析企业家概念的含义和演化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这一社会角色。使用过企业家这一概念的经济学者很多,不过对企业家进行详细论述的则屈指可数。这也为本文能够采用历史方法和哲学分析方法提供了可能。因此,本文将采用哲学的分析方法从源流上对这一概念的演化特点进行系统的分析。
  从企业家概念产生的历史源流来看,在使用这个概念的众多学者中,虽然存在着地域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等多种具体情况,不过这个概念在经济学理论中表现出一个连续的倾向,那就是角色的纯化。在概念产生之初,企业家包含许多角色,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企业家概念被赋予了多种不同内涵。不过非常明显的一点是企业家这一概念的指定内容越来越清晰,它所包含的角色也逐渐减少,直至发展到后来只代表一种或两种。对这个特点的明确也将有助于人们更为清晰地理解现代企业家的职责,下面本文将从几个阶段对这一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一、角色纯化之初
  
  在英文语境中,“Entrepreneur”一词的含义是:Person who anizes and manages a mercial un—dertaking,即从事组织和管理商业性事业或企业的人。而《新帕尔革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将该词语解释作“某项事业的实施者”。从上述词典中的解释来看,企业家这个词语的指称范围相当宽泛,几乎大多数人都可以称得上是企业家,而且企业家产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甚至在远古时期就有了企业家的端倪。相对于具有稀缺性的企业家来说,这种意义上的企业家似乎又不好为人接受。所以我们要了解企业家这一概念的真正含义,就需要把它放入具体的语境中去分析。
  从既有的资料中来看,坎蒂隆是最早使用企业家这个概念的学者。他把许多角色都归于企业家这一概念之下。在他看来,企业家既可以是零售商也可是店主;既可以是租地农场主也可以是制造商;既可以是面包师也可以是屠户。“通过所有这些归纳,以及在一个有关一国全部居民的讨论中所能做出的其他许多归纳,可以得出这样一条原理,即除君主和土地所有者以外,一国中的所有居民都不是独立的;他们可以被分成两个阶级:业主和受雇者。”而且“一国中的所有交换与流通都是以这些业主为中介而进行的”(此文中的业主就是企业家,译者翻译为业主)。坎蒂隆用一个全新的概念来概括多种社会角色时可能是为了论述的简化,也可能是为了逻辑的严谨。他对这些角色的概括有自己的逻辑,而且这些社会角色本身也存在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经济生活中他们的收入都处在不确定性中。根据这个概念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工资的不确定,甚至连乞丐和强盗也属于企业家之列。虽然这时的企业家是许多角色的集合,但是坎蒂隆在一开始使用时就可以说已经具有角色纯化的倾向了.因为以“不确定性”为标准对一些角色进行归纳就是对其他角色的排除。不过他对企业家这一角色的指定的范围太宽泛,以致给人一种企业家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指定内容的印象。
  亚当·斯密属于企图把这个角色纯化之人。当时斯密并没有清晰地把企业家这个社会角色同其他的社会角色严格区分开来,而且企业家在他的文章中出现的次数很少并与许多其他角色混用。“第一种是国内商人和企业家像上面所说,有时因要仿效外国某种制造业,而勇往直前地,把资本投下来经营的。”“身兼企业家的地主,希望从改善耕作增加其收入,这种增加的收入,便是他们的利润。”但斯密已经注意到了企业家这一角色职能的特殊性,比如他曾经用“身兼企业家的地主”等来表述。这表明他已经意识到了企业家的独特之处,不过企业家在斯密的经济学中的地位还远不如其他经济主体。斯密的企业家观点影响很大,以致英国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把最早使用企业家这个概念的荣誉送给了他。
  
  二、角色纯化之中
  
  随着历史的发展,企业家这一角色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关键,他的角色定位也越来越明确。在这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经济学者就是萨伊和马歇尔。萨伊对企业家做了明确的定义:“一般情况是:一个人研究规律和自然趋势,这个人就是哲学家或科学家;另一个人把前者的知识应用于创造有用的产品,这个人就是农场主,或是工厂主或是商人;又一个人在前两人的指挥下提供执行的力量,这个人就是工人。”据此,萨伊对企业家作了这样的定义:“企业家是应用既得的知识去创造供人类消费的产品的人。”使企业家这个角色与其他社会角色之间的界限变得较为分明,这使得角色纯化的力度更为明显。这在企业家概念的发展史上可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过还不能说是角色纯化的完成时期,因为侧重点不同,萨伊的企业家概念还属于多种角色的集合体,因为这时的企业家既可以是农场主也可以是工厂主,还可以是厂商或商人。萨伊的思路和坎蒂隆还存在某些相似之处,不过这时萨伊眼中的企业家所包含之角色较之坎蒂隆来说已经少很多了。
  从角色纯化这个角度上来看,马歇尔的企业家概念也处于这个阶段之中。马歇尔在正文中对企业家这个概念的运用不免会给人以困惑。在《经济学原理》的附录中,马歇尔给了一个近乎定义的论述,这也可以说是马歇尔对企业家的最明确的解释了:“这一名词来自亚当·斯密,而惯用于欧洲大陆,用它来指那些把企业的风险和管理看作自己在组织工业工作中应尽本分的人,似乎最适当不过了。”附录中的表述,基本上可以说是对以上论述的总结。这个结论基本上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首先是环境设定,这有两个方面的规定,一是商业交往,二是在企业中(按照马歇尔的说法是在工业中)。企业家只有在企业中才能被称为企业家。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就是把企业家这个概念的指定范围限制在市场经济领域。其次是职能设定,企业家的职能在这个论述中也很明确,就是承担风险和负责企业的管理。最后是资格设定,前两个设定是企业家的必要条件,但只具备了前两个条件还不是企业家,企业家应有一定的资格。也就是说,企业家应该是在活动中,能尽本分的人,而这个本分却又是有许多素质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