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原因,找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对48例患者急性左心衰竭的原因进行临床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48例患者急性左心衰竭均得到控制。结论 以上护理方法可有效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利于延长患者生命,并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血液透析;左心衰竭;护理
心力衰竭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发病率为45%〔1〕。急性左心衰竭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面色苍白、心率增快、两肺湿罗音。若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导致死亡。我院血透室2002年10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48例,经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控制了病情发展,降低了死亡率。现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原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2年10月至2008年6月,我院血透室共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48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14例,年龄16-84岁,平均年龄46岁。致病原因:饮食控制不当31例,透析不充分6例,高血压2例,肺部感染8例,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左心衰竭均得到了控制,无1例因左心衰而死亡。
2 原因分析
2.1 摄入过多
尿毒症患者因肌酐、尿素氮升高,易口渴,加之自制力差,透析间期摄入过多,而本身又多为无尿或少尿,体重突然增加,导致容量负荷加重,诱发急性左心衰竭。
2.2 干体重掌握不准确
患者透析期间,因体重增加过多,一次透析脱水不能达到干体重,长期累积,导致体重增加,患者干体重掌握不准确,如换季时衣服增减,患者长胖或消瘦,都会影响患者干体重的准确性;或其他原因脱水不能达到干体重,如心脏原因,高龄患者,低血压患者等。透析后体重大于干体重,回心血量过多,心脏负荷过重,诱发急性左心衰。
2.3 高血压
高血压是血透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增高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2〕。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普遍偏高。一方面患者服用降压药效果不佳,没有及时调整;另一方面患者透析不充分,而水钠潴留,引起高血压;再者患者不配合治疗,不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情绪波动,睡眠不佳等使血压波动太大或突然升高,心脏后负荷增加,心肌受损,诱发急性左心衰。
2.4 感染
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尿毒症病人,由于肺微循环通透性增加,微细血管中溶质和液体与肺间质之间的交换出现不平衡,净水滤过进入肺间质量超过其出量,引起水在肺内潴留〔3〕,加之营养状况差,免疫力下降,特别是老年患者,常易并发肺部感染导致肺水肿,诱发急性左心衰。
2.5 其他
动静脉内瘘分流过量,使心脏负荷过大,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导致透析时因血浆胶体渗透压低而发生各种反应未能达到干体重。
3 护 理
3.1 当患者胸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给与半卧位、吸氧。严重急性左心衰竭时,遵医嘱对症处理,并行血液透析治疗,注意血流量不宜过大,控制在150-200ml/min,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3.2 调整干体重
护士向患者说明限制钠水的重要性,让病人积极主动配合,自行控制水钠的摄入,每日测量体重,使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不超过干体重的3%为宜,根据患者每日尿量、心功能、血压、全身浮肿情况调整透析频率、透析时间、准确设定超滤量,确保透析充分。
3.3 合理服用降压药
指导患者遵医嘱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降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血压计,每日自测血压3次,并作好纪录,有变化时及时与医师联系。合理控制血压可以降低血透患者的心血管病发生率。
3.4 加强营养
作好患者的饮食指导,根据患者营养状态,个体化制订营养成分,保证充足的热量供应,选用优质蛋白质,以动物蛋白为主,如瘦肉、鸡蛋、鱼,及时补充钙剂、维生素B、维生素C。患者的营养状况一般在两周内得到改善,机体免疫力提高,抗感染能力增强,有效控制心力衰竭的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