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转运途中的呼吸道管理(一)
详细内容
【摘要】 危重症患者常因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要进行转运,而转运能增加危重症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死亡的危险性。因此,转运途中的安全问题十分重要。本文笔者着重探讨了危重症患者转运途中呼吸道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安全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 转运 危重症患者 呼吸道 安全管理
危重症患者常因诊断和治疗需要进行转运。Kanter等〔1〕报道院内转运能增加监护患者的并发症,转运的患者有比平常高9.6%死亡率的危险,转运途中的呼吸道管理尤为重要。本文对2005年1月~2007年4月我院转运的132例患者转运经验进行总结。
1 临床资料
本组132例患者中,男79例,女53例;年龄0~82岁;需要机械通气支持者28例,经人工气道给氧者(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69例,面罩和鼻导管给氧者35例;其中发生SpO2改变者39例:SpO2<95%者29例,SpO2<90%者10例,心率增加超过20次者16例。
2 转运途中呼吸道不安全因素分析
2.1 人工气道的移位 转运过程中由于体位改变、搬动时牵拉或固定的胶布松动等原因,易致管道扭曲,或与气管内壁成角,或移位(深度不够或过深至一侧支气管),从而影响到气道的通畅,致气体交换受损。
2.2 气道阻塞致通气障碍 其主要原因为呼吸道分泌物抽吸不彻底,搬运时体位改变或牵拉人工气道刺激患者咳嗽致使分泌物涌入主支气管,或因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套囊充气不足,口鼻分泌物流入气道引起阻塞。
2.3 肌松药物的应用 镇静肌松药物可抑制中枢和呼吸肌致使自主呼吸不规则甚至消失或幅度减小,且易出现缺氧。
2.4 原发疾病的影响 脑挫伤、脑内血肿等患者由于牵拉气道等原因刺激患者咳嗽或搬动、转运时震动使颅内压上升,诱发脑疝。颈椎损伤累及颈髓时,可因延髓呼吸中枢受损或受到刺激而致呼吸抑制,亦可因膈神经、肋间神经功能受损而使呼吸运动受限。
3 转运途中呼吸道的安全管理
3.1 转运前评估 重症患者转运可能发生呼吸、心血管、神经系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因此,转运前需主管医生认真权衡,作为责任护士也应充分评估转运的可能性,如果患者转运前生命体征不稳定,必须检查或治疗,责任护士应坚持有医生同往并做好充分准备。转运前对患者综合情况评估是安确保全的基础,评估的内容如下。
3.1.1 呼吸系统评估 对所有影响气道、氧合、通气的因素都要加以评估,包括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痰液量、性状、气道有无阻塞、呼吸音是否对称,对建立人工气道者,应妥善固定,气囊适度充盈,并注明人工气道的位置,评估脉搏、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值、临床症状(如皮肤颜色)和状态,判断氧合是否有效,转运前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后充分吸净痰液及口鼻腔分泌物,方法是:患者侧卧,叩击者将手握成空心状,利用手腕的力量在患者背部自上而下,由外向内进行叩击,每次5~10 min,清醒患者鼓励咳嗽排痰,确保在转运前,异常的血气、化验已得到处理,呼吸不稳定者应暂缓转运,或认真权衡利弊后再做决定。
3.1.2 循环系统评估 通过心电图所示心率、心律、外周脉搏以及血压、皮肤颜色等来评估,对转运途中持续用药或补液的患者,还需要评估静脉通路是否通畅,必要时保持两路静脉通道。在转运前,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循环系统不稳定应得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