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农村研究>基于风险视阈的农村经纪人研究(一)

基于风险视阈的农村经纪人研究(一)

详细内容

摘要:农村经纪人的经纪活动客观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风险:素质风险、流程风险、信誉风险、信息风险以及自然灾害风险;分析形成的深层原因,找出合理的规避路径,用理性的思维和积极的策略来控制、减少、化解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农村经纪人;风险类型;防范路径
  
  农产品的流通问题是当前农民增收的关键,要解决流通问题关键是解决农产品和市场的有效衔接问题。农村经纪人的出现充当了连接市场与农户的纽带,及时地解决了农产品流通的难题。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繁荣了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村商品流通;而且化解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的市场风险,是农户增收的关键环节。但如何有效的应对农村经纪人经营活动的各种潜在风险,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化解风险的巨大危害,保护农村经纪人付出的经营性努力,维护天然弱质的农村经济,是值得我们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
  
  1相关概念界定
  
  关于农村经纪人概念的界定,学术界的理解大同小异。国家工商行政总局制定的《经纪人管理办法》中规定,农村经纪人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以收取佣金为目的,为促成他人交易而从事居间、行纪或者代理等经纪业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本文中的农村经纪人仅针对其中的自然人而论。
  关于风险,美国学者海恩斯(Haynes)于1895年最早提出其概念:“风险一词在经济学中和其他学术领域中并无任何技术上的内容,它意味着损害的可能性。”简言之,就是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据此,本文中的风险是指为农村经纪人在从事经纪活动过程中发生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关于视阈,是指视野或者眼界;本文的农村经济人研究,就是在风险相关理论架构下,对农村经纪人面临的风险的类型、成因以及防范策略进行全面分析、探究。
  
  2农村经纪人经纪风险类型
  
  经纪风险是指农村经纪人在从事业务经营过程中必须承担的各种隐性和显性风险。发现、识别风险是风险防范的基础,也是重要步骤;只有通过对农村经纪人的经纪活动过程中潜在和易见风险的判断、分析、归类整理,才能更好的拟定方案加以控制。具体来说,经纪风险包括以下几类:
  2.1素质风险
  素质风险是指由于自身的素质不足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农村经纪人来自农村,一般是由农民转化而来的,其文化水平总体不高。目前,在我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级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了37.3%,初中文化程度占50.2%,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也就是说,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了接近九成。文化水平不高也使得农村经纪人缺乏市场经济所必需的各类竞争素质,经营活动大多只局限于本乡本地区,缺乏储运物流等专业知识,盲目经营居多;不具备做大做强的品牌意识,更不懂得品牌溢价的含义;这些都会给农村经纪人带来意料不到的经济损失。农村经纪人自身素质的缺乏,不仅一定程度的制约了正常经纪业务的顺利开展;也影响其对各种潜在风险的识别。从风险的源头看,素质风险是最大的风险,不利于农村经纪人队伍的持续发展壮大。
  2.2操作流程风险
  大部分规范的操作流程都是最佳实践的总结,是经纪业绩持续改善之本,按流程做事能有效的规避风险。农村经纪人的经营活动也必须遵循市场营销的一般流程;即市场调研,目标客户选择,营销实施和回款。内容主要包括:农产品销售网络构建、经销模式组合;预测农产品的数量、种类以及需求结构、供应者;目标客户基本情况的调查:经营地址、为人方式、经济实力、联系方式等;与客户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维系良好感情关系;最终进行销售谈判,签订供销合同并合作实施;及时收回货款,避免赊欠。以上流程内容非常庞杂,极易操作失当,也会带来诸多风险;比如,投资偏差,物品积压,资金回收困难等。由于农村经纪人从农村相对封闭的小农经济中孕育壮大,缺乏市场经济洗礼;因而多数缺乏的市场意识,不懂市场信息的筛选,缺乏组织协作,再加上本身素质的局限,都易导致在经营操作流程环节上的执行偏差及执行折扣,带来巨额经济损失的风险。
  2.3信誉风险
  目前,农村经纪人已经大量涌现,而政府政策的滞后性导致农村经纪人监管措施的缺位,政策的暂时真空加剧了农村经纪人经营活动的失控状态。与失控的经营活动相伴随的是信誉的损失风险,以下三个方面会带来信誉风险:
  2.3.1合同失范
  在农村经纪人和客户关系上,农村经纪人自身不注重信誉建设,缺乏法律知识,在经纪活动中,不签订供销合同,仅靠“君子协定”;或者虽有合同但用词和条款极不规范,为日后的权益争议埋下“定时炸弹”。失范的合同行为不仅不利于自身利益的保护,也给客户造成了不合法经营、不守信誉的印象,长此以往必然自断客户,走入经营的死胡同。
  2.3.2强势垄断
  农户和农村经纪人经济地位的不对等,客观上造成了农户的弱势地位,农村经纪人的强势地位。有的农村经纪人为了眼前利益,趁机传播虚假信息、垄断市场、压级压价,坑农、损农、害农渐渐演变成为常态,势必降低农户对农村经纪人的信任度和合作程度,阻碍农村经纪业务的良性发展和循环。
  2.3.3资金断链
  农村经纪人经营资金的缺乏会客观上造成其信誉流失的加剧。农村经纪人来自农民,自有资金先天不足,银行的“嫌贫爱富”造成其借贷无门;或者虽有借贷但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如果再有经营不善、盘子过大、资金周转不灵等推波助澜,会迫使农村经纪人拖欠钱款、开白条、说空话,甚至恶意拖欠行为的产生,这不仅打击了农户从事农产品的生产积极性,而且最终损害的是农村经纪人的形象和信誉。
  2.4信息风险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息经济,快速、准确、可靠地掌握市场供求及变化趋势,发掘信息的时间价值是农村经纪人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农村经纪人所经营的农产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蔬菜水果等易腐烂变质的初级产品。而目前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滞后,农村经纪人无法及时的获取市场信息;产供销行情不明,极易造成产品品种落后、供销脱节、经营效益低下等问题。因而信息缺失就意味着经济损失风险。市场信息是农村经纪人不可或缺的生存条件,对经纪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只有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才能经得起市场风险考验。提高信息效益是对抗信息风险的必由路径。
  2.5自然灾害风险
  自然灾害具有不可抗性。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脆弱性,决定了农产品在产供销环节上各自分担相应的风险,农户承担生产过程中的自然灾害风险,而农村经纪人承担销售过程中的自然灾害风险。自然风险主要来自于收售和储运过程中,遭遇各种等级的暴雨、大雪、洪水、地震、台风等。以重庆奉节脐橙为例,2007年虽然喜获大丰收,但受雪灾冰冻天气的影响,不仅大量的脐橙冻坏在田间枝头,而且农村经纪人收购到手的脐橙,也因为冰雪封路,要么大量积压、变质腐烂;要么被堵路上,冰冻丢弃;要么虽然到达市场,却因顾客大雪阻隔,购买不便,无人问津,最后只能亏本甩卖。雪灾不仅严重的打击了奉节脐橙的品牌经济,而且伤害殃及了脐橙经纪人,可能会从此一蹶不振;因此,遭受自然灾害后,如何化解风险,保护广大农户及农村经纪人的利益,保护脆弱的农村经济不受自然风险毁灭性打击,建立对抗自然灾害风险机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农村经纪人风险形成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