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农村研究>浅析农村干部考核机制的改革与完善(一)

浅析农村干部考核机制的改革与完善(一)

详细内容

摘要:目前,我国农村干部考核机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我们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正确的政绩观统领农村干部的考核工作,建立农村干部考核的科学指标体系,实现民主与科学并重的考核模式,使农村干部考核机制能够不断创新和完善。
关键词:政绩观科学指标体系民主考核

不久前,中组部下发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规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考核、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检验标准。为政之要,首在用人,所以,在我国新农村的建设中,也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完善农村干部的考核机制。
一、目前农村干部考核机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干部考核机制虽已建立,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给新农村的建设带来了种种弊端。
(一)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考核干部的标准缺乏科学性。
目前,一些农村地方片面强调数据和经济增长速度,简单地把政绩与几个经济指标划等号,对干部的考核评价也只是注重计划生育,财税任务等硬指标,硬任务的进度考核,从而导致一些农村干部热衷于专干“显山露水”,“表面风光”的事,对其它事关民计民生的工作却不加重视,对百姓疾苦,群众困难也漠不关心。
(二)考核的内容、指标过于抽象笼统,难以真正反映结果。
现在很多农村干部考核中存在着“千人一面”的现象,这是干部考核标准笼统抽象,缺乏层次性造成的。很多时候,乡镇机关都用同一套考核指标去考核不同级别,不同岗位的干部,这就使得被考核者之间缺乏可比性,造成考核难度加大,考核往往流于形式,只能靠人的主观印象进行,最后使得考试结果不能科学地反映真实情况。
(三)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
在我国,还有不少地方对农村干部的考核一般都由上级乡镇来进行,并由上级乡镇根据考核结果决定对其的报酬。同时,考核时的方法往往还使用的是单纯听报告,走马观花看现场的方法,这就容易导致一些村官只会做表面文章,极力讨好上级乡镇领导,而忘记了自己为百姓办实事的承诺和职责。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新农村建设中的干部考核机制。
针对农村干部考核机制存在的问题,农村干部的考核制度可作以下三个方面的探索与创新:
(一)准确把握内涵,坚持以正确的政绩观统领农村干部的考核工作。
要用正确的政绩观统领农村干部的考核评价工作,需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正确政绩观的科学内涵。科学的政绩观应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正确政绩观的灵魂;把求真务实作为正确政绩观的核心内容;把为民谋利益作为正确政绩观的根本目的;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正确政绩观的重要前提;以实践、群众和历史作为正确政绩观的衡量标准[1]。
在实际操作中,要准确把握内涵,坚持以正确的政绩观统领农村干部的考核工作,还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强化对农村干部的教育培训,使正确的政绩观深入人心,这是实施以正确的政绩观统领农村干部的考核工作的前提。
其次,在考核重点上,应从以往只注重计划生育,财税任务等硬指标,硬任务的进度考核,转到对一些影响全局、事关党群、干群关系和农村发展整体情况的柔性指标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