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莲县构建农机化发展保障体系探讨(一)
详细内容
作者:赵玉兰 管仁儒 王吉奎
摘要:阐述了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从建立农机化资金保障体系、农机化社会服务体系、农机化科技保障体系、农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等方面论述了农机化发展保障体系的构建。关键词:农业机械化;作用;保障体系;山东五莲
山东省五莲县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促进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经济效益的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生态环境的改善等方面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现代和谐农业,不断推进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农机人员,必须努力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当前任务,构建农业机械化发展社会保障体系。
1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1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五莲县是山区县,主要农作物是玉米、甘薯、小麦和花生等,但当前还有40%的农户依靠畜力耕种。因此,农业能否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农业机械化程度。一是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农业机械装备突破了人力和畜力的限制,机械作业实现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科学农艺要求,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为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商品化提供了物质基础。二是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工业化的过程,而没有机械化也就谈不上工业化。调查表明,从大多数发达国家构建农业机械化的内容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形式上看,尽管发展模式和途径不同,但农业机械化都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一个国家、一个省份、一个地区,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指标就是劳动生产率。而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国际上通常把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效益的高低作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因此,无论从长远还是当前来讲,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步骤。
1.2农业机械化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选择
现阶段我国农业正处于战略性调整阶段,与此同时,农机服务的系列化、市场化、特色化、社会化程度也明显提高。机械化作业领域正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畜牧业和水产业,由产中向产前、产后,由种植、中耕、收割向储藏、保鲜、加工,由设施农业向立体农业、观光农业延伸,机械化作业几乎覆盖了农业的一切领域。目前,面向大农业、发展大农机,已成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选择[1]。
1.3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民的增收问题,必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变速度,农业机械化在这个方面能发挥重要的作用[2]。非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后促使农业劳动力成本增大,使用农业机械进行生产作业就成为经济理性选择和提高收入的重要手段。另外,在农业生产中,广大农民广泛应用节省成本、增加效益的新技术,依靠人力、畜力劳动是远远达不到的,必须依靠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调查表明,五莲县是山区县,前几年耕种主要靠畜力和手扶拖拉机,劳动强度很大。近几年各乡镇引进了大型农业机械。五莲县在玉米小麦套种播种、玉米小麦联合收割、秸秆还田等技术的推广应用,都是使用大型农业机械来完成的。其中,玉米和小麦套播技术的引进,改善了农业种植结构,可节水、增产。五莲县平均玉米可增加产量762 kg/hm2,小麦平均可增加产量879 kg/hm2。同时,垄间种植蔬菜又提高了复种指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增加了农民收入。实践表明,农业机械作业在粮食生产中不仅能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还增加了农产品商品率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近几年来,由于农机作业社会化进程的加快,竞争非常激烈,降低了农机收费水平;同时,由于一些先进的关键性农机化技术获得突破,因而大幅度降低了农机作业的成本。目前,农机作业服务收入已成为五莲县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如每年小麦收获季节,河南省小麦成熟期比五莲县早20 d,五莲县大批小麦联合收割机开赴河南省帮助种植大户抢收小麦,既加深了双方的友谊,又增加了五莲县农民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