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一)
详细内容
摘要:新农村经济建设关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但是农村的经济发展现状并不容人乐观。通过不断的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整优化当前的农业经济结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文化和技术素质是解决当前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农村经济;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结构
一、当前农村经济概况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发展是兴国安邦的基础。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大举措。从国内经济形势看,农村经济在国际国内的复杂环境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尚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有效需求不足,农村市场疲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现实也提出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是势在必行的。不改革,就难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不改革,就难以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的要求和挑战;不改革,就难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当前,在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下,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首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要在目前农村经营体制单一和农民素质低的情况下,向农村经济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其次,要切实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从利用资源转向利用和保护资源。最后,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
三、通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措施分析
1.解决农村土地问题,保证农村经济发展安全
土地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农村经济问题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农村土地问题实际是三大问题。第一是承包经营土地问题;第二是农村建设用地问题;第三是宅基地问题。在国际经济加大波动性和传染性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农村经济的生命线,我们必须在具体的对策上寻找出路。第一是要保护耕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增产,及时研究和解决粮食生产过程中的新问题;第二,在国家征用土地中和农地转移用途中,把农民利益放在重要地位,制定出台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第三,继续完善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和最低收购价等政策,建立稳定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
2.进一步抓好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种植结构单一,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较差是农村的现实问题,这与许多地方的自然条件差、土地多为盐碱地有很大关系。小麦、玉米、大豆等传统农产品产量少且附加值低,增收非常困难,因此只有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才是村民尽快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
3.积极发展集体企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结合农村粮食作物丰富的实际,可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合作医疗建设、乡村公路建设的投入。在农村基础设施的坚实基础上,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深加工业;利用退耕还林的大好时机,大力发展林木的粗加工业等;通过农副产品加工和深加工业、林业加工等有效地拉动农业产业链条,以集体股份企业等方式发展集体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在推动经济的集团化、规模化、品牌化的过程中,要加快龙头企业发展,鼓励企业靠强联大,投入农产品加工销售行业,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支持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提高龙头企业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