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社会主义>古巴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的战略举措(一)

古巴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的战略举措(一)

详细内容

[内容提要]古巴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美国长期的封锁和苏东剧变的巨大冲击,在党的建设、政权建设以及经济、社会、以人为本、外交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战略举措,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使自身的执政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
  [关键词]古巴共产党 党的建设执政地位
 
  古巴共产党是古巴的执政党。作为执政党,古巴共产党遇到的困难是巨大的:从外部来看,近在咫尺的美国一直对古巴实行敌视政策,从经济封锁、贸易禁运、外交孤立、意识形态渗透、和平演变到军事威胁;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使古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打击。以卡斯特罗为第一书记的古巴共产党领导古巴人民奋力抵御美国封锁和威胁,在西半球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随后,古巴共产党又领导古巴人民沉着应对苏东剧变,克服巨大困难,在捍卫革命成果和建设社会主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006年7月1日,古共召开中央五届五中全会。在会上古共中央第一书记卡斯特罗指出,古巴共产党在斗争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取得了经验,但必须使党更加巩固。
  2006年7月31日,卡斯特罗因病将古巴最高权力暂时移交给他的弟弟劳尔・卡斯特罗(以下简称劳尔)和其他六位领导人。一年多来,古巴政局和社会比较稳定,最高权力的暂时移交没有引起国内的动荡;经济发展迅速,2006年增长12.5%;外交的局面继续好转,如成功地主办了第14届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等。
  古巴共产党是如何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巩固其执政地位的呢?笔者认为,原因在于古巴共产党主要在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军队、经济、社会、以人为本、外交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战略举措。通过这些举措的探索和实践,古巴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
  
  一、加强党的建设
  
  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古巴共产党主要采取了以下战略举措:
  1、与时俱进,适时修改党章党纲
  古巴共产党根据形势变化,与时俱进,适时修改党章党纲。强调在新的形势下,党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马列主义和马蒂思想,必须坚持一党制和党的领导。1991年10月,古巴共产党召开“四大”。这次大会是在苏东剧变、古巴面临空前困难的形势下举行的,具有特殊意义。“四大”提出了“拯救祖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的原则和口号,卡斯特罗在会上明确提出了古巴对外开放的政策:“我们正在广泛地实行开放,广泛地对外资实行开放”。“四大”通过的决议明确指出,古巴革命的最高目标是在古巴建设社会主义,古巴共产党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古巴共产党是以马列主义和马蒂思想为指导的政党,是古巴社会的领导力量。
  1997年古共“五大”通过的文件明确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一党领导,是维护国家独立、主权以及抵抗美国封锁、获得生存的保障;以马列主义、马蒂思想为指导的古共,是国家可靠的捍卫者和中流砥柱,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领导,是古巴的惟一选择。
  2、重视组织建设
  古共十分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对发展新党员的条件有严格的要求,根据古共“四大”决议,在发展新党员时,发展对象必须是由基层劳动者大会选举产生的劳动模范,或是由共青联盟基层组织推荐的已超龄的共青团员。对基层党支部工作有明确的要求,规定每两年基层党支部须对工作进行总结,支委会进行改选,并对党员进行考评。通过不懈的努力,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古共党员的人数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从1991年的61.5万人增加到89万人。党员人数约占总人口的8%,占成年人总数的16%。
  为加强党的领导和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2006年4月26日,古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决定重新恢复古共“四大”取消了的中央书记处。同年7月1日,古共召开中央五届五中全会,批准恢复中央书记处,并根据政治局的提议名单,选出了由12人组成的中央书记处。为加强党中央的领导工作,2006年4月26日的古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还决定党中央在原有10个部(这10个部是:中央组织部,中央干部政策部,中央基础工业部,中央消费和服务部,中央农业食品部,中央建筑、中央交通和通讯部,中央经济部,中央国际关系部,中央意识形态部,中央教科文和体育部)的基础上,再增加中央文化部、中央卫生部、中央科学部,使目前古共中央共有13个部。从这13个部来看,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外交各方面,古共中央都有相应的领导部门分管。
  自2006年7月底卡斯特罗暂时移交最高权力以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古巴已确立了一个以卡斯特罗为指导、以劳尔为主的老中青结合的集体领导班子(其核心共7-8人)。劳尔和他的领导班子慎重执政,注意提高工作效率,注重调查研究,使古巴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外交等各方面取得了平稳的发展。卡斯特罗对这一年的情况感到满意。他说:“在我第一份公告发表一周年时,我和我的人民都满意地看到,所作出的承诺符合不可动摇的事实:劳尔、党、政府、人代会、共青团、以工会为首的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在团结的不可亵渎的原则指引下向前进。”。
  古巴共产党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保障革命事业后继有人。1997年古共“五大”选出的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中,保留了一部分曾参加过反对巴蒂斯塔独裁统治斗争、有代表性的老一代革命家,但老一代革命家所占的比重比上一届均有显著减少。“五大”选出的政治局委员的平均年龄为54岁,其中有8人的年龄在40岁以下;在中央委员会中,中青年所占的比重更大,中央委员的平均年龄为47岁。2006年7月1日古共中央五届五中全会所选出的12名书记处成员中,年龄超过60岁的有4人、50-59岁的有3人、50岁以下的有5人。  古巴共产党非常重视共产主义青年联盟的工作,古共中央的不少领导干部,如拉赫、罗克等均来自古巴共产主义青年联盟,他们曾在联盟中担任过领导职务。古巴共产党一般不把共产主义青年联盟看作群众组织,而看作是共产党的后备军和助手。
  3、加强党风建设
  古共强调,党员特别是干部要与群众同甘共苦,保持鱼水之情。以菲・卡斯特罗为首的党和国家的高级领导人以身作则,生活简朴、不搞特殊化,他们经常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改进工作。古共制定领导干部定期下基层视察的制度,规定中央政治局委员每年至少6次到地方视察,其中4次必须深入基层。
  4、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为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古共加强对党员干部和党员的思想教育。古共十分重视党校教育。古共中央高级党校负责培养省、部级领导和后备干部。高级党校还负责领导古巴14个省级党校和140多个市县级党校。每年在高级党校学习的各种学员约有4000多名。古巴目前各省(共14个省)和大部分市县均有党校。通过各级党校的学习,各级党员干部加强了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提高了工作能力,从而也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自1999年“埃连事件”发生后,古巴强调开展“思想战”,针对美国的经济封锁、意识形态渗透和“和平演变”等策略,举行“反帝论坛”,创办“公众论坛”和“圆桌会议”等电视专题节目。
  5、加强道德建设,坚决惩治腐败
  为加强党员的道德纪律建设,1996年7月,古共制定并颁布了《国家干部道德法规》。该法规对国家干部提出了27条规定。古共领导人强调:“没有精神道德就没有社会主义。如果我们的人民在干部身上看不到共产党人特有的品德,就没有社会主义。”
  为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古巴党和政府不断与贪污腐败等行为作斗争,坚决将贪污腐败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撤职和清除出党。1989年,古巴掀起了一场毫不留情的肃贪反腐运动,将参与贩毒、走私、腐败和挪用公款的原古巴驻安哥拉驻军司令奥乔亚中将等14名高级军官和官员逮捕并判刑,其中包括奥乔亚中将在内的4人被处死刑。为防患于未然,在廉政方面,古巴对党政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提出严格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渎职、腐败等原因,先后被撤职的党和政府的高级官员有:古共政治局委员卡洛斯・阿尔达纳,古共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外长罗伯托・罗瓦伊纳,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基础工业部长马科斯・哈维尔・波塔尔・莱昂等。2006年4月26日,古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会议决定将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党中央政治局委员胡安・卡洛斯・鲁宾逊・阿格拉蒙特开除出党,并撤销其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职务。同年6月16日,哈瓦那省人民法院第7法庭经过开庭审讯,判处他12年有期徒刑。
  为加强纪律监督,古巴于2001年5月成立审计和监察部。古共设立中央、省和市三级纪律监察委员会,分别由同级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其职责是受理对党员和党员干部违纪行为的举报以及对违纪党员和党员干部的申述和审理。
  
  二、加强政权建设,健全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制度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古巴在加强政权建设、健全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制度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主要有:
  (一)修改了人民代表的选举制度,改间接选举为直接选举。1993年2月24日,古巴举行公民投票,选举了第四届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和省人民政权代表大会的代表,这是古巴革命胜利后第一次举行全国性无记名直接选举。古巴官方最近宣布,2007年10月至2008年4月,古巴将进行新的一届人代会的选举,召开人代会,选出新一届国家领导人。
  (二)举行全民公决和修改宪法,进一步确定古巴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可更改性。2002年6月15―18日,古巴举行全民公决,98.97%的选民同意修改国家宪法,进一步加强古巴作为独立的社会主义主权国家的地位。同年6月26日,古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特别会议通过了一项对现行宪法进行修改的法律,进一步确定了宪法规定的古巴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可更改性。
  
  三、充分发挥军队在备战和建设中的支柱作用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中断了对古巴的一切军援,这给过去在武器弹药、后勤装备和军事技术上一直依靠苏联的古巴军队带来严重困难。与此同时,美国又进一步加强对古巴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压力。在这一特殊时期,古巴共产党领导古巴军队围绕战备和建设两大任务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作为党的第一书记兼革命武装力量总司令,卡斯特罗更加强调“全民战争”的战略思想,古巴进一步制定和落实了关于建立全国性防御机制的计划。根据这一计划,在战时,全国14省、1个特区和169个市将被划分为1400个防御区,每个防区都配备有一支地对空导弹部队,均能够各自为战。省、市和防御区均设立防务委员会。各级防务委员会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担负参与正规部队作战行动的后勤保障和在本区积极防御的任务。防务委员会的武装力量主要由地方民兵和生产防卫突击队组成。全国现有地方民兵100万人,并已组建5万多支生产防卫突击队,每支突击队约有40至50人。
  古巴根据实际情况,从兵力到军费开支全面缩减,将全军总兵力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18万人裁减至目前的6万人。与此同时,古巴加强了总部直属的特种部队建设,并精心储存超编的武器装备。1993年,古巴军队根据新的战区防御作战方针,取消了海、空军垂直建制,将其就地编入场券西、中、东三大军区。
  古巴党还加强了国防工程建设,以抵御敌人可能的入侵;注意加强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以保证部队的稳定;大力开展多种经济活动,生产自救,以弥补军费的不足。
  古巴军队在稳定政治和社会形势以及恢复发展经济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军队所生产的粮食自给有余,其余粮食向市场供应,为粮食市场的稳定和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古巴粮食产量的1/3左右来自军队农场。军队所办的各种企业已成为古巴经济中最活跃的部门,如军队创办的“海鸥旅行社”已成为古巴最大的涉外旅行社之一。军队的建筑公司还承担旅游业建设项目以及一些工业和公共事业建设项目。古巴军队是改革的强有力的支持者。
  2004年12月13日至19日,占巴的lO万正规军、加万预备役和400万居民参加了代号为“堡垒2004"的大规模军事演习,重申了在遭到军事袭击时保卫国家的决心。军事演习检验了古巴有能力对付并击退美国可能发动的军事入侵。在2006年7月1日召开的古共中央五届五中全会上,古共中央第二书记、革命武装力量部部长劳尔・卡斯特罗作了古巴武装力量部关于国防准备情况的报告,报告总结了自专门讨论国防的2003年7月中央特别全会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和在国防方面今后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强调要巩固已获得的军事不可战胜性。报告再次强调菲・卡斯特罗在1961年说过的这段话:“只要帝国主义还存在,党、国家和人民就要给予国防事业最大的重视。历史已经雄辩地证明,这个原则是不能忘记的。”全会一致通过了这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