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蒙古族农业经济的特点及影响
详细内容
由于矿山建设是一项较复杂的技术经济系统工程,是多因素、多指标、多目标的复杂系统,随着系统复杂性的增加,描述系统的不确定性和不精确性也增加,这些不确定性和不精确性既有随机性,又有模糊性,而大多数是具有模糊性。人们在建设矿山企业投资时,往往需要推理、判断,进行综合性评价,为投资决策作出可以或不可以的结论提供科学依据。
但近年来,陕西省锰矿山企业有增无减,锰矿产量迅速增长。受局部利益的驱使,大矿大开,小矿小开,有水快流。特别是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从某些角度扶持、鼓励了民采滥挖,使陕西锰矿产资源出现失控状态。因此分析现状、提出对策、展示规划,是陕西锰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①从长远的战略高度,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有计划的合理确定生产规模,形成探、采、选及深加工的产业格局,建立地区间分工合理的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体系,积极推进产品结构、矿山企业组织结构、地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科学地利用资源,为子孙后代造福。
②统一规划,计划开采,综合利用,“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这是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总原则。据1999年统计资料,汉中市锰矿产量已超过20×104t,工业销售产值达2 500多万元,已初步形成采、选联合企业,为本地经济发展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作出了贡献。但由于我国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投入严重不足,地质勘探工作资金短缺,保有储量剧减,国营企业效益低,困难重重,民采现象逐年上升。特别是采矿、选矿工艺落后,产量低、回采率低,常常采富弃贫,使大量资源浪费的“小作坊”,必须坚决取缔,规范采矿秩序,对已消耗资源和现有锰资源进行调查分析,作出科学的评估和投资决策。
③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限制在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单一地追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忽略了人口、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是十分可怕的,特别是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约4万t SO2气体,破坏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峻。这就要求我们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重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降低锰资源消耗,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降低环境污染指标,开发锰深度产品,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企业抗风险能力,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我省锰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设备和环境治理水平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