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学科教育论文>新课改下数学教师课堂行为探微(一)

新课改下数学教师课堂行为探微(一)

详细内容

课堂是教师的前沿阵地,是教师进行各项教研活动的最后归宿.教师认真地把握好每一节课,是实施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教与学的创新,目前我国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根本原因在教育本身.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考试频繁、资料繁多、死记硬背、作业机械重复,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对数学现象的好奇心,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参加数学活动几乎是一种被动的行为,缺乏动手操作和社会实践活动.
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目标.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由要学生去学数学而转化为学生要学数学或者喜欢创造性地学数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要充满创新的活力.抓住学生为中心,完成教学质量.
一、创设情境,引发激情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语更是艺术中的艺术,每一节课开场白的好坏关系到是否能充分利用课堂每一分钟,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而课堂是教师的舞台,如何使自己的表演让学生满意,第一印象至关重要!笔者以为教师应具备这样两方面的基本要求:
1.要有激情
走进课堂的第一要着就是调动学生的情感,吸引学生的注意.课堂教学形式单调,灌输教学,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创造欲.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因此,教师必须创境激情,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与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的动作要力求简捷有力,生动形象,幽默自然,不失风度等.如有一次,我准备讲二次函数的图像,刚走进教室,学生还没来得及擦黑板,我就拿起擦子,有意识地在黑板上擦出了一个抛物线的图案,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又强化了学生的印象.语言要力求简洁明快,富有感染力,不能老生常谈,更不能陈词滥调,切忌口头禅.
2.要有热情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最崇高的职业,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应感到骄傲和自豪,应有一种光荣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作为数学教师,更有责任和义务把学生领进数学王国,让他们去领略那美丽的风光;还应把自己对数学的内在美的感受传授给学生,去培养他们的性格,陶冶他们的情操.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饱满的热情来倾注全部的心血,调动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激情.
二、优化语言,增加情趣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教师施教的基本手段,教师的教学语言怎么样,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数学是一门主课,数学教师更应该注意使用语言教学的效果,避免生搬硬套、平铺直叙、枯燥无味,寓知识于情、于趣、于形,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激发学生喜爱数学的兴趣.研究运用语言的艺术,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是每个教师都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重要课题,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冠,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美学鉴赏价值.如何运用语言的魅力把数学这个精品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去品味呢?笔者认为可从这样几个方面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