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药学论文>78例老年急性心衰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实践探讨(一)

78例老年急性心衰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实践探讨(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理学 心理护理

  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患者往往年龄大、病程长、反复住院,心理和生理负担都很重,而且随着病情的进展,心理十分脆弱,而后者又成为心理负荷加重诱因之一,恶性循环。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往往注重对感染的控制及用药,对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无暇顾及,我们研究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作用。针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2008?01?01~2009?01在黄石市二医院住院的患者,有典型的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共78例,其中男51例,女27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66±3.5)岁,其中冠心病29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心脏病24例,瓣膜病11例,先天性心脏病9例,肺心病5例。

  2 方法

  对所选患者采取常规强心、扩管、利尿等治疗,患者症状体征消失出院,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入院后采取护理程序,制定护理计划,调查心理问题,展开心理治疗,其他治疗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相应对症处理。两组在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方面经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对比其住院时间长短间接反映效果。记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两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其差异有显著性。

  3 结果

  两组对比结果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

  4 讨论

  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特点是心理活动复杂,情感脆弱,敏感多疑,接受暗示性强;对病情、自觉症状格外关心,对问题爱刨根问底;入院后8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58%出现抑郁情绪,22%有敌对情绪,16%表现不安。焦虑情绪在入院后48 h最为明显,抑郁情绪在入院第3天到第5天逐渐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