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医学论文>医学院校专业英语与双语教学关系探析

医学院校专业英语与双语教学关系探析

详细内容

随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四级合格证书与学位证书的逐步脱钩,以及中小学英语课程的日益强化和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明显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地位和功能势必要重新定位。而目前,以汉语和英语同时作为学科教学媒介的“双语教学”在全国呈现蓬勃发展趋势,这是我国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这种趋势对大学英语教学来说是一种挑战,也给自身发展暗示了一条出路。

专业英语最初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左右,在此之前英语教学是着眼于语言本身的。教英语就是教授英语语言知识、培养学生掌握语言的技能。1999年教育部颁发了统一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明确的两个阶段:一是基础阶段(包括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二是应用提高阶段(包括专业英语),并对专业英语的读、听、说、写、译等各项技能提出了具体要求,从而使各校对专业英语的教学有规可循、有据可依。专业英语首先是要让学生了解到相关的专业词汇、专业信息及其对应的英语表达;其次是专业人文信息和社会信息的补充;再次是语言技巧的不断提高以及完善。其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以英语为媒介获取相关的专业信息。所谓“双语”,就是能运用两种语言,即能将一门外语和本族语基本等同地运用于听、说、读、写。“双语教学”是指在学校里使用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经过一个阶段的教学和熏陶,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麦凯(W.F.Mackey)和西格恩(M. Siguan)在《双语教育概论》一书中指出,“在双语教育系统中期望学生在学习终了时在任何场合都能使用两种语言。”医学双语教学首先应是医学专业知识教学,而不是英语教学,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仍是首要目标,双语教学的次要目标才是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明确了双语教学的目的,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双语教学。如前所述,双语教学是运用英语作为工具学习某一学科知识。它的根本目的是掌握学科知识而不是单纯地提高英语水平, 也就是说,双语教学不是讲授专业英语,而是用英语讲授专业课。在医学双语教学中,要求教师能运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讲解学科知识,同时又不排除使用汉语,因为有些逻辑性的分析必须用汉语来进行,这样才能避免由于语言障碍而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进而影响对学科知识的理解。高校英语教学理想的阶梯应该遵循大学公共英语——专业英语——双语教学这样的顺序。

而实际上,英语是一门完整独立的学科,不管是基础阶段还是应用提高阶段的英语教学,也不管教学内容哪方面的,从语言角度讲都属于英语范畴。世界上没有独立于普通英语之外的专业英语。一般来说,一个人普通英语没学过,就难以真正学好专业英语。我们所说的真正学好专业英语,至少是要在听、说、写、译方面都达到新大纲所提出的要求, 而不是仅能读懂自己专业的文献资料,或者只能用一些专业词汇进行十分简单的、半猜半懂的口头交流。反之,如果一个人普通英语学得很好,再加上他的医学专业知识,他完全能看懂医学文献资料,能用英语对外进行有效的专业交流。因此,大学公共英语是整个英语学习的基础,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但是,为什么现在专业英语的教学又是必要的呢?这是因为目前绝大部分学生难以达到很好的普通英语水平。这就需要继续学习英语,提高英语水平,尤其是要提高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而且,由于专业英语内容方面比较贴近学生所学专业,也就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再者,尽管专业英语是英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毕竟有着与它本专业内容表达关联的词汇术语、句式文体等特点,能帮助学习者更快、更顺利地理解、掌握和应用他们专业领域里的英语笔头、口头的表达与交流,这无疑也是在提高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可见开设专业英语学习是完全有积极意义的,不仅有助于学生整体英语语言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他们最终达到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目的,因而是必要的。而双语医学教学的重点是立足于专业医学知识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双语教学的课程则最好应由有较好英语语言水平的专业教师来讲授。不仅有相关的医学原理论述,还要有与此配套的医学实例,包括临床表现和实验结果等,以达到对有关医学知识的深入了解和真正掌握。而相关的英语表达能说明问题即可,因为此时的英语完全服务于理解和掌握医学知识。它要求教师能熟练运用英语教授专科知识,而不影响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