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医学论文>精神科开放式病房的护理安全管理(一)

精神科开放式病房的护理安全管理(一)

详细内容

【摘要】通过探讨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查找安全隐患,建立完善的开放式病房各项管理制度及措施;建立护理工作的关键流程;自杀的评估与干预;加强陪护的管理;认真落实健康教育;营造安全文化,感悟工作责任,加强护理安全和风险防范,强化执行力,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及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护理安全护理管理
医疗安全是医疗质量的首要问题和最基本要求,已成为当前医院管理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1]。护理工作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它已成为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质量指标[2,3]。没有安全护理,再好的护理工作都是纸上谈兵,所有的努力都会因安全工作不到位受影响,再好的结果也得不到上级领导和同仁的认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精神科治疗护理模式也将随之改变。精神医学进入了现代医学领域,使得精神医学不再单纯期望如何治疗精神症状,而更期望患者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功能的受损,恢复患者的工作、学习、人际交往能力。这就要求精神科管理者首先要更新观念,树立精神科病人应与其他病人一样享有同等的人权尊重和人文关怀的理念,对病人实行开放式管理,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更科学的治疗、康复、护理环境和措施,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不管是开放式管理还是封闭式管理,保证患者及环境的安全永远是精神科首要关注的问题,更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国精神卫生法还没有建立,患者及医护人员各自所享有的权利、义务不明确,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国内的开放式管理大都是病房门打开了,却要求患者是由家属一对一的陪护,给家属和患者造成很大的时间和经济上的压力,因此探索开放式管理中的安全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我科从1993年实施开放式管理,经过10余年的临床实践对开放式管理中的安全管理进行了摸索与探讨。
1患者的收治与床位的安排
开放式病房患者的选择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开放式病房收治的患者经精神科门诊医生初步诊断后登记住院,病房医生与需要住院的患者及其家属或其监护人签署“入院告知书”和各种知情协议书,并对其进行评估后收入病房。评估内容主要有:患者是否在精神症状支配下存在极严重的冲动外逃、伤人毁物、自杀自伤的危险。评估后若患者存在上述危险则不适合收住开放式病房,这样从患者一入院就有了初步的安全保障。患者床位根据其病情来安排,新入院患者及病情危重的患者安排在监护病房或靠近护士站、易观察的病室;其他患者按性别、病种及生活习惯安排病室。安排病床时尽可能照顾每位患者的生活习惯,以减少由于住院造成的不适应。
2强化制度管理,建立完善的开放式病房各项管理制度
完善规章制度,是质量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只有健全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使护理人员在从事日常护理活动中做到有章可循,才能使护理质量与安全得以保证。由于病房的开放式管理,患者住院期间有很大的自主性,给病房的安全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患者住院的知情同意书、陪护管理制度、外出请假制度、药品及个人物品的管理制度、患者住院期间的权利与义务等。所有制度要求护理人员首先了解其制定的目的和每项制度的关键点,并在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反复向每一位家属及患者逐条讲解,直至患者及家属了解后签字表示了解或掌握并能接受和遵守。
但并不是与家属及患者签了各种知情同意书后,医护人员就没有责任了,就有了安全的保证了。护理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而护理人员素质对临床护理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2],护理管理者要提高人员素质,就应注意加强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教育,要求护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一切工作行为都应体现“以人为本”,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和依法施护的观念[4]。定期进行专科知识及技能培训,培养护士处理意外情况的能力,制定应急预案流程,让每位护士都能熟练掌握,遇到特殊情况会处理、会解决,是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保证医疗安全的基础;同时护士还应有较好的沟通技巧,才能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及意外事件的发生,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3正确全面地履行告知义务
知情权、同意权是患者及其家属的合法权利。患者在住院诊疗过程中享有对其病情、治疗、护理、预后等知情权[5]。虽然精神疾病患者有其疾病的特殊性,但患者及家属同样享有知情权、同意权。开放式管理需和患者及其家属或监护人签订各种知情协议书,让患者及家属了解住院期间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护士在履行告知时首先要明白,患者的知情权是法律赋予的,护士的告知是应履行的职责。应针对不同疾病的患者、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及家属进行人性化、个性化的告知,如精神分裂症、物质依赖患者、神经症患者告知内容的侧重点是不同的。除了各项管理规则的告知外,患者接受的每一项治疗护理都应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的告知。护士正确理解各项管理规则的内容及丰富的专业知识是正确履行告知的前提和关键。为此护理管理者要组织本科护理人员反复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并逐条讲解讨论,让每一位护理人员能充分了解和理解,并能转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以提高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同时也减少了医疗纠纷。
4建立护理工作的关键流程
4.1入院护理工作流程患者由住院处送入病房后,首先由负责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开放式病房的各项规章制度、患者及家属在治疗护理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病区环境、药物及危险物品的管理制度等常规的入院宣教,另外还要针对不同疾病患者的病情进行护理评估,评估时可采用“精神科护士观察量表”针对其精神症状进行评估,同时要评估出首选的护理问题及危及患者安全的护理问题,并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应对措施。
4.2患者外出的关键流程由于患者在病房规定时间内是随时可以自由出入病房的,尽管有患者及其家属或监护人签字的管理规则,我科规定护士无权准许任何患者请假外出离开病区,但由于精神疾病的特点及患者病情变化的特点,为此制定了患者外出时间的记录关键点为:三班交接班、遵医嘱分次发放口服药、三餐时间、午休时间、下午14:00测量生命体征时、晚间关闭病区门时。
对于上述时间点值班护士要随时掌握病区内患者的动态,严格按护理级别进行定时和不定时的护理巡视,发现问题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做好护理记录。
4.3患者外出请假带药的关键流程患者入院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如病情允许,由患者或其家属(监护人)提出申请,主管医师对患者病情评估,经主管医生准许同意其请假后,患者及家属或监护人在外出请假单上签字,写明请假时间、去向、返回时间及联系方式;护士将该患者的口服药物核对后交给患者家属或监护人并告知注意事项后,患者才可离开病房。护士要及时书写护理记录,详细记录患者离开病房的时间、去向、请假的时间、带药的数量。患者返回病房后,护士要及时书写患者的返院记录,包括返院的时间、院外是否按时按量吃药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