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精神病患者管理方式的探讨(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精神病患者 医疗 管理方式
【论文摘要】探讨精神病患者的医疗管理体制方式及其利异,为精神病患者家属和精神科医务工作者提供医疗指导,为精神病防治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
精神病患者因为患病不能正常工作、学习、生活,无法行使自己的社会职能;也可能由于社会歧视而丧失工作、学习的机会;还会受疾病的影响,危及他人、家人、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或流落街头,成为社会和家庭的严重负担。如何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科学、合理、规范的管理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和研究的课题。本文旨在探讨精神病人的管理方式及优缺点。
1管理方式的选择
由于每位患者的发病形式、发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病程的长短、病种、复发机率、治疗的效果、住院次数、家庭的经济状况、患者及家属的治疗态度、患者的身体状况等的不同,对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在不同的阶段可能采取截然不同的管理方式。目前最常用的管理方式有门诊治疗管理方式、住院治疗管理方式和社区家庭治疗管理方式。
2门诊治疗管理方式
是目前对绝大多数精神病患者的治疗管理方式,主要适合轻性精神病患者,如神经症、轻中度抑郁症等,或重性精神病的发病早期及恢复期患者,或重性精神病无经济能力治疗者,其它各类心理问题及疾病。这些病人一般由自己、家属或由家属陪同定期到门诊咨询、取药,回家服药治疗。80%以上患者都采取这种治疗方式,并由家属监管或由自己管理。
门诊治疗管理方式的优点是经济成本低,治疗方便,容易被患者和家属接受,非常适合对疾病有一定认识、愿意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缺点是治疗的依从性差,随意性大,治疗不规范,处理不当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门诊治疗并不适合病情较重、治疗不大合作、对疾病没有认识的精神病患者,鲁丽娅的研究也证实,门诊治疗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病情较严重、无自知力、药物副作用或缺乏经济和情感上的支持。
3住院治疗管理方式
精神病患者急性发作或病情严重时,大多送医院住院治疗。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精神病医院实行封闭、半封闭、或开放住院管理方式。
3.1封闭或半封闭式住院管理方式
精神病院在管理上多采取封闭或半封闭的管理方式,这是一种集中管理的手段和方法,适用于精神病患者的急性发作期,或严重丧失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患者。其优点是节约了医院劳动资源和成本;实行分级管理减轻医务人员的管理压力和负担;有利于医务人员对病情的观察和治疗及保护措施的实施;多不留陪,减轻了家属的精神负担和照顾负担;减少了家庭成员对精神病患者管理和治疗不理解引起的医患矛盾和纠纷。多数病患者家属因没有时间或精力陪护,也选择封闭或半封闭式住院治疗方式。其缺点是增加了医务人员暴露给患者危险行为的风险及病人之间相互干扰和攻击的机会;精神病患者由于住院时间长、自由被限制、生活空间小、生活单调、环境陌生、人际交流减少、对亲人依恋的缺失等易产生孤独、畏缩、抑郁等消极行为和情绪,不利于患者的正常社会生活和社会功能康复。
3.2开放式住院管理方式
5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精神病院管理方式,已从旧式监管为主逐步向开放式发展。一些精神病医疗机构就已经开始尝试对精神病患者实行开放管理,或开设开放性管理病房,以满足医学自身及患者和家属的需要。不少学者对开放性住院管理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对患者的病情恢复、疗效巩固、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回归社会大有禅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