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政治其它相关>浅论十六大以来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基本经验研究(一)

浅论十六大以来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基本经验研究(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历史经验;创新
  论文摘要:思想理论创新是党的建设之根本。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其基本经验主要是:理论体系创新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动力源泉,教育模式创新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机制保障。理论研究与宣传实践创新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坚实基础,理论学习和培训制度创新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路径选择。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要求,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内容,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共产党人必备的政治品质。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传统和作风并保持了这一优秀政治品格,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方面,如同党的建设其他方面一样,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理论体系创新: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动力源泉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理论武装与理论创新同步推进的基本原则,努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党的建设,保证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始终与时代和实践发展同步。理论体系创新是我们党保持活力的源泉,是十六大以来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最重要的经验和特点。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的根本保证。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力量,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解决了我们党在新世纪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心,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行动指南,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
  第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战略思想的提出
  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加强理论武器和推进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等。这些理论创新成果和重大战略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进一步推进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为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概括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胡锦涛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它是对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的理论升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吸收了当代世界发展的优秀成果,贯通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特点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教育模式创新: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机制保障
  理论教育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我们党过去所采取的用群众运动的方式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是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弊端甚多。十六大以来,我们党超越群众运动的传统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方式,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开展全面深入持久的思想理论教育活动。
  第一,理论武装教育模式: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完成十六大确定的各项任务,确保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新阶段奋斗目标的胜利实现,中共中央于2002年11月17日发出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通知》,对全党全国学习十六大精神进行了具体部署,明确阐述了十六大的主题、灵魂、精髓及其重大意义。“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核心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引向深入,最重要的是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此后,党中央又于2003年部署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出版《江泽民文选》等,不断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向深入,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党和国家各个方面的工作。
  第二,梯度推进教育模式: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思想理论建设重在理论的先进性,在于用先进的理论提升全体党员的先进性。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从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全党分三批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是我们党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马克思主义集中教育活动。它坚持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习贯彻党章为重点,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党员,重在提高党员素质,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实行开门搞教育,广泛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实行试点先行、分批推进、分类指导、鼓励创新、形式多样。把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结合起来,使广大党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提高了素质能力,增强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这是我党历史上一次空前成功的思想理论教育实践,开创了党的建设的新模式。

  第三,联系实际教育模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活动
  十七大作出了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自上而下分批展开。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切实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胡锦涛在2008年9月的动员大会上强调,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继续,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三、理论研究与宣传实践创新: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坚实基础
  中央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研究和宣传,既注重理论建设的深度发展,又使理论为广大党员和群众所接受,实现理论的大众化,从而使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2004年1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出:“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意见》对全方位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大举措。”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我们党要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必须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建设。中央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这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任务,是中央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基础工程、生命工程、战略工程。在这项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坚持重大理论问题研究与重大实际问题研究相统一,更好地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出成果与出人才相统一,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着力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水平;坚持发挥专家学者作用与动员社会力量相统一,努力形成整体合力;坚持深入研究与宣传普及相统一,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这一创新性战略举措,充分体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求真务实的态度和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