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思想理论建设党的建设
论文摘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全过程,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实现思想理论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诉求,确保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统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理论建设,体现了新时期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坚守主导意识形态阵地的需要。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总结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时,第一条就是“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要求把这一经验“作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当前,要切实搞好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
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品质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理论建设,必须完整准确地把握其内在品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14科学发展观的这四个基本要素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彰显了科学发展观根本的时代功能,表明在基本要素中处于首要地位和中心任务的是解决发展问题。这就告诉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诸多矛盾中,发展是主要矛盾;在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诸种要求中,发展是第一位的重要要求;在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征程中,发展是第一位的内在需要;在实现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艰难历程中,发展是第一位的重要手段。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彰显了科学发展观正确的价值取向,表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永不动摇,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要求,彰显了科学发展观重要的原则设定。发展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多个层面和维度,必须充分考虑发展要素在空间上的全面性、系统结构上的协调性、时间进程上的可持续性,体现对传统发展观和西方发展观的有效整合与超越。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表明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路径。它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特别是统筹中央和地方等各种利益关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善于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科学发展观内在品质的这种全面、系统与整体性,表征着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这一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理应成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必须长期坚持的正确指导方针。
一般来说,思想理论教育有着两个相互联系的内容。一是思想教育,包括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思想是一切心理和思维活动及成果的总称,它们都是人内心世界的表现,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狭义的思想指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毛泽东指出:“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2]我们说的思想教育,主要是指狭义的方面,即对人们进行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为基本内容的教育。当然,这种狭义思想的形成,离不开广义的思想,即感觉、记忆、情感、需要、动机、兴趣的配合。二是理论教育,也包括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理论指人类对自然、社会以及思维等一切知识的科学认识,是个思想范畴;狭义的理论指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个政治范畴。江泽民指出:“理论是什么?理论就是对实践的总结。一切科学的理论,总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自己。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这样,毛泽东思想是这样,邓小平理论也是这样。”[3]我们说的理论教育,也侧重在狭义方面,即对人们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党的指导思想以及路线、方针、政策等的教育。显然,思想理论教育是个综合性的教育,涉及面十分广泛,成为我们党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无论是进行思想教育还是理论教育,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才能使人们的思想理论素质不断提升。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思想理论教育全过程
我们党在新时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其全过程。这就是说,要真正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谋划思想理论建设、搞好思想理论教育的思想武器,作为纯洁人们特别是党员干部灵魂的一面旗帜,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具体说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筑牢人们团结和谐关系的思想基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一方面要恪守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另一方面在人民内部要关心人、尊重人,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毛泽东早就指出: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我们党是一个高度团结统一的战斗集体,坚强的团结、融洽的党群关系、纯洁的内部友爱,是我们党根本性质的体现和特有的政治优势,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因此,各级党委和领导必须牢固树立与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把构建团结和谐的党内关系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和思想理论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思想理论教育中,党员干部要端正对群众的根本态度、增进对人民的感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察民情、解民难、暖民心,使各项工作都能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愿望;要把解决群众的思想问题、实际问题与解决群众的情感问题、心理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把说服教育、关心爱护与纪律约束、法规引导有机结合起来。要针对人民群众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变化,加强人文关怀,及时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利益均衡与关系协调。
二是坚持统筹兼顾,实现思想理论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诉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统一整体,统筹兼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思想理论建设的实践路径。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必须注重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统筹处理好思想理论教育与行为践履的关系。思想理论教育不仅包括经常性的教育内容,也包括根据上级要求、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而开展的各项教育活动,诸如近年来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及正在进行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所有这些教育工作,各级党委和机关都要合理安排、妥善部署、协调一致;同时,在进行各项思想理论教育工作中,要主动而自觉地渗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力观以及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党的创新理论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能以科学的价值取向、准确的价值评价、正确的价值判断去促进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在行为践履层面,要把思想理论教育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实践中,注重搞好各方面的统筹兼顾。特别要坚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统筹经济建设与政治文化以及生态建设、统筹当前建设与长远建设等,科学设计现代化建设发展的价值目标,合理选择实现目标的价值途径,使思想理论教育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服务。
三是贯彻科学发展的思想,确保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统一。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要义。以此为指导开展思想理论教育,必须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机统一。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历来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唯物史观所关注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一向十分重视这一问题,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此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2001年夏,江泽民在著名的“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4]294在这里,他一连用了六段话,全面、系统并富于创新性地阐述了我们党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理论教育,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全面提升党员、干部、青年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与能力,特别是思想理论素质、人文精神素质、专业技术素质等,并在实践中自觉转化为各方面的能力。所有这些素质与能力的提高,都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紧密相联,它们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在科学发展观与我们党一系列创新理论的指导下,成为进一步提升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