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个城市说城市营销(一)
详细内容
走的城市多了,感觉也就多了。很多城市在做营销,也有很多人在做城市文化。小城市模仿大城市,大城市模仿北京、上海,其实很没必要。很多人都不把城市营销当回事,不懂营销,只是简单地做一个城市概念,就和90年代一样,用新闻炒作卖点,用点子替代营销。
城市是个性化的产品
其实城市也是产品,只不过它承载的不仅是时代的认同,还要承载历史和未来的认同。城市一定是有文化的,有历史就一定有文化,新的城市要有现代文化,老的城市要有历史文化,其价值体现是不一样的。你不能把历史的东西变成现代的,这就好像把一个古代家具刷一层新漆一样,实际上不会有本质改变。因为有历史,产品的价值会更大,就像古董一样。
我们现在做城市营销,其实就是要把城市这个产品推销出去,如果城市卖不出去,说明这个城市没有概念和特点。如果你做出形象来又不兜售,那就一点价值也没有了。现在很多城市花钱做建设,其实就是在贩卖自己。如果能吸引投资,那说明他贩卖得好,把城市卖出去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有所回报,这是现在城市市场营销的基本观念。
城市这个产品的概念要清晰
现在城市的营销都是一窝蜂似的把城市这个产品按照可以投资的方向包装:建一条城市主干道,建一些标志性建筑,建一个像天安门似的广场等等。但这样毫无特色的模仿会使城市成为赝品,其价值也无法体现。其实,新产品的价值不是体现在历史上,而是体现在创新上,只有创新才可能超越。现在的问题是有些很有特点和有文化积淀的城市,把特点破坏掉,把文化放弃掉了,而都去追求同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模仿,造成一个正品,一堆假冒。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一次我在苏州的传统老街上,找到了我小时候在北京街上的感觉,那些老街上有很多老树和古老的房子。再看苏州的新区,我感受到的那个环境已经没有了,现在都变成大马路,把树都砍掉了。我小时候在北京的感觉就是苏州老城区的感觉。北京咱就不用说了,因为有历史上的原因,只是从小生活在北京,长在北京,所以比较留恋当时的感觉,留恋那种安逸,留恋炊烟袅袅地随着阳光升起,大树上的鸽子、鸟儿在欢快地玩耍,院子回廊下蝈蝈也耐不住寂寞地随声附和;留恋每天在自家院子里的葡萄架下,一家人围着石桌在吃炸酱面,多温馨的场面!现在没有这种条件,也不可能有这种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