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教育理论论文>多渠道加强中学生集体主义教育(一)

多渠道加强中学生集体主义教育(一)

详细内容

【摘要】:集体主义教育就是使学生形成集体主义观点,培养学生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情感和善于在集体中生活的教育。在进行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坚持课堂主渠道的引导和课外实践活动的锻炼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学校集体主义教育的新途径。

【关键词】:集体主义观 中学生 教育

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要树立学生主人翁精神,要加强学生集体主义教育,下面几个方面不容忽视。

一、强化课堂主渠道,提高集体主义教育的信度

教师要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帮助他人,逐步养成无私奉献精神,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断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以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和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地对待他人,正确地对待自己。

(一)依据德育教育特点,实施集体主义教育。

1993年,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和发展纲要》一书,提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是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

我们依据德育教育的要求,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规划出集体主义教育的蓝图,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集体纪律,维护集体荣誉,关心集体,爱护公物,尊重师长,团结同学。为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我们制定了集体主义教育的规范标准:

第一,要敢于讲真话,尤其是在讲真话对自己不利的时候,更是这样做。

第二,说话做事都要诚实。

第三,珍惜集体荣誉,爱护集体公物。

第四,认识到没有一个人是生活在真空的,那些看起来纯粹属于个人的行为,实际上常常会影响到自己周围的人。

第五,为别人做好事,你就得到了最富足的财富。

第六,不要忘记使别人高尚的时候,也会使自己高尚。

(二)紧扣教材渗透点,适时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结合学校德育渗透要点,及时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不断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情感,增强集体主义信念,提高集体主义觉悟。今天,我们每个青年学生都生活在集体中,都应该认真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甘愿为集体增光添彩。

(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它为个人的成长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脱离了集体,个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个人是组成集体的最基本因素,集体的发展要靠每一个成员的努力。这就如同一座高楼大厦要由一块块小小的砖头砌成一样,因而说,个人是组成集体的活细胞,没有这样一个个活的细胞,就不可能有任何集体的存在。

(四)利用主题班会,提高思想觉悟。

主题班会是班会的一种类型。它是全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的一种生动活泼的自我教育活动。它既是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的有效途径,也是形成和巩固集体的重要手段。

二、开辟第二课堂,增强集体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对中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对完成中学教师的教学任务起着不可替代的补充作用。

(一)组织兴趣小组,延伸集体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