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报到抽签系统的应用
详细内容
一、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报到抽签系统开发的必要性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国家考试,不仅是一种政府行为,也是我国现阶段普及普通话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及相关技术的成熟,为普通话的测试、管理的现代化提供了条件。2006年12月,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简称:语用司)发函同意上海市和安徽省从2007年1月1日起进行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以下简称“机辅测试”)试点。这标志着我国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跨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到2008年仅一年的时间,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试点扩大到全国13个省、市、区,广西亦名列其中。教育部语用司[2008]23号文指出,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普通话水平测试模式的重大变革,积极稳妥地开展试点和推广工作,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测试系统、积累新的测试模式实践经验的有效措施。2010年3月,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在广西已由原来的试点扩大到全区的大中专院校全面辅开。2008年6月,广西语工委确定广西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为区内首批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试点单位,2008年11月,我校首次组织“机辅测试”并获得成功。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机辅测试”的考务工作流程比较复杂,包括考生资格审查、考生签字报到、考生抽签确定测试试卷、测试等(图1为考务工作流程图)。我校考生人数多、考生类别复杂,使得考务工作量增大、繁琐,易造成考务人员心身疲惫,不利于有效开展测试管理工作。我们深感研制开发考生报到抽签系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提高“机辅测试”的考务管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我们从考务管理的需求出发,运用PB技术,研制开发了“机辅测试”的考生报到抽签系统,并于2010年5月和11月运用于“机辅测试”中,取得良好效果,努力实现考生报到签到无纸化,试卷随机分配公平化、科学化。
二、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报到抽签系统的开发 1.PB应用开发软件简介PB(Power Builder的缩写)是美国Sybase(赛贝斯)推出的基于客户服务器结构的面向对象数据库开发工具。它由1991年的1.0版发展到了目前的15.0版,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图形化的开发环境和第四代(4GL)编程语言,可以使应用程序的开发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质量更好,功能更强,因此它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开发人员的欢迎。PB以其开放的体系结构、简洁高效的集成开发环境、强大的数据窗口处理技术、几乎无所不能的数据库访问能力和友好的用户界面,越来越受到开发人员的青睐。PB作为专业的数据库开发工具,在开发传统的23客户机/服务器应用方面,有着其他开发工具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拥有获得专利的数据窗口技术,使用数据窗口时,开发者只需要定义好数据源和表现风格,就可以自动生成适合各种场合使用的编辑、浏览、统计、图表等数十种类型和表现风格的数据窗口,而无需编写源代码。PB采用开放式数据库连接系统,可以访问任何一种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MBS),除了可以通过ODBC连接各种数据库外,还可以通过专用接口与常用数据库连接,从而提高连接速度和效率。也可以使用内嵌的SQL语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使得应用程序对数据的处理更加方便、灵活。2.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报到抽签系统的功能模块 “机辅测试”报到抽签系统,主要包括报到模块、抽签模块、统计模块和管理模块(图2)。图2 系统功能模块报到模块和抽签模块是整个系统最重要的部分,考生报到和抽签分别在这两个模块中进行。在报到模块中,为方便报到且达到无纸化签到而特别设计了一个准考证号条形码阅读功能。统计模块功能是系统的辅助功能,主要是当考试结束后对参与考试学生情况进行统计,统计的内容包括:校区名称、任务编号、任务名称、应参与考试人数、实际参加考试人数、缺考人数、缺考考生名单。管理模块功能是系统管理员对考生信息的管理。当系统管理员进入时,可对考生信息、报到信息和抽签信息进行管理。在报到管理和抽签管理界面中实现包括重报到和重抽签等功能。当测试过程中因突发故障未能正常测试,考试中断时,可以设置该考生重考,即重新进行报到和抽签。3.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报到抽签系统数据库的设计系统采用ASA(关系型数据库Adaptive ServerAnywhere的简称)实现数据信息的存储和管理。ASA具有性能高、容易管理、开放性强、互操作性高、跨平台支持且快速响应客户的优势。ASA中存放有考生信息数据表、用户信息数据表、校区考试人数信息表等。考生信息数据表中存放有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准考证号、学院名称、考试日期、考试时间、考试地点、考试批次、候考顺序、机考号、任务编号、任务名称、照片等。用户信息数据表中存放有用户编号、用户密码、用户类别、用户权限、使用校区等。校区考试人数信息表中存放有校区名称、每场考试人数、已经报到人数等。
三、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报到抽签系统的运行 “机辅测试”报到抽签系统应用流程如图3:图3 系统功能应用流程图1.系统管理应用:系统管理员先从“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信息管理系统”将考生信息导入抽签系统,根据当次考试设定的机位数设定每场考试人数,选择每场考试时间进行考场编排,打印出带有准考证号条形码的准考证。如图4:图4 带有准考证号条形码的准考证样图2.报到管理应用:考试当天,考务人员在预备室先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考生将准考证条形码对准条形码阅读器扫描报到,实现无纸化报到。同时,根据考场的机位数确定本场的报到人数,人数达到设定要求,即进入抽签管理。3.抽签管理应用:考生报到后,依次将准考证再次扫描,取得随机分配的抽签号码。如图5:24图5 抽签条视图未报到的考生,不能取得抽签号码。报到考生取得抽签号码后,即可从预备室进入备测室备考。该模块具有一定的统计功能,达到设定的考生数,打印机自动打印出该批次的“测试考生信息名单”,包括考生姓名、性别、所在学院、报到时间、证件编号、准考证号、考试批次、测试机位号。如图6:图6 测试考生信息名单视图当天考试全部结束后,考务人员通过“机辅测试”报到抽签系统的统计功能统计出考试人数和缺考考生名单并打印,签字后交考务负责人。如图7:图7 考试人数统计表视图 四、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报到抽签系统的应用效果 基于PB技术的“机辅测试”报到抽签系统开发完成后,我校在2010年5月的“机辅测试”中首次使用,3052人次的“机辅测试”工作仅花了4天就顺利完成了;到2010年11月的“机辅测试”中第二次使用,5176人次的“机辅测试”工作仅花了6天就顺利完成了。实践表明,对于较大规模的普通话水平测试,要保证测试的质量,规范考务工作的管理,实现考务管理现代化,这个报到和抽签系统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我们开发的基于PB技术的“机辅测试” 报到抽签系统运行达到了预定的设计目标,使管理工作方便、高效、有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在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过程中,考生报到的无纸化签到及多套试卷随机分配的功能,使考试的安排更加有序、高效、公平、合理。运行过程中没有出现系统使用失误而耽误考生考试的情况,可见该系统运行可靠,设计合理、有效。因使用了该系统,考生等待的时间缩短了,排除了人为因素,试卷抽签较为公平,使得考生情绪稳定,秩序井然。该系统操作简便、界面清晰明了,易于考务人员操作,使考务人员从繁琐的手工管理中解放,极大地减轻了考务工作者的劳动强度,能较为轻松地完成一天的考务工作。(本论文由上海论文网://shlunwen.整理提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或联系我们的客服人员)
相关文章链接:核工业计算机终端安全配置标准化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