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探讨
详细内容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高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过硬的专业知识之外,最重要的应该是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具有较高计算机素养的人不但能使用计算机,应该还要具有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尤其是软件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内容正在不断地更新。目前,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程序设计课程一般是C语言或Visual Foxpro。有些教师在教学中非常详细地讲解语句,语法,占用了较多时间。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学完程序设计课程之后,只知道一些呆板的语句,并没有真正地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而程序设计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编程及开发软件的能力,因此有必要从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上改变以往教学的现状,培养出具有较高计算机素养的人才。本文将以Visual Foxpro为例来对此进行一些探讨。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一是教学内容的安排和组织、二是教学方法的选择、三是如何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教学内容的安排主要分为如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介绍。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数据类型、常量、变量、表达式、运算符、主要函数介绍及数据库表的基本操作。这一部分内容尽管是程序设计的基础,但教学速度加快一点也是合理的,因为大部分内容学生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配合上机学习掌握。因此,这一部分内容占用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完成。第二部分为过程化程序设计的教学。这一部分是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通过学习程序设计的三种控制结构即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子程序及自定义函数的学习掌握程序设计及调试的一般过程,在学生头脑中积累一些数据组织算法,如迭代、穷举、查找、排序、字符串处理、求素数等。同时,还要介绍算法的描述方法,一般可用N-S流程图或直接用自然语言描述。在学习这一部分之前,最好还有数据结构方面的基本知识。因为仅掌握计算机语言和程序设计的技巧和方法,而缺乏数据结构的知识,当遇到一些复杂问题时,就无法应付。目前,有的教材在《计算机基础》部分已经增加了数据结构方面的内容,学生能够掌握如线性表、队列、栈、树与二叉树、排序和查找方面的知识。第三个部分介绍如何利用Visual Foxpro来进行应用系统程序设计,如窗口、菜单的建立、项目管理器的使用、数据库的建立等。同时还需介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如对象、方法、属性、事件等概念,形成面向对象的设计理念。
设计实验项目主线安排好教学内容之后,为了使学生更易掌握程序设计,提高应用开发能力,组织好实验内容是达到实验目的的关键工作,有必要选择一个学生熟悉的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探讨郑光勇徐雨明衡阳师范学院计算机系421008摘要:该文以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从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如何开展程序设计的教学进行了较深的探讨。关键词:程序设计;教学;探讨应用系统作为该门课程实验项目的主线。首先是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数据库应用实例,所谓“合适”,是指三个方面:(1)应用实例涉及的库文件个数不应太多,以免以后建立数据库文件时,数据输入太繁琐.所涉及的库文件个数也不应太少,以两三个为宜,而且应相互联系,以便做多重库文件操作练习;(2)功能不宜很复杂,以免实现该实例的程序量太大,不易向学生讲解。但是应该包括覆盖课程基本内容的常用程序:菜单程序、库文件数据维护程序、查询程序和制表程序;(3)该应用的数据和功能应是学生所熟悉的,以便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兴趣.例如,选择一个小型应用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作为实验中的应用实例,其中包括两个库文件,一是本班同学基本情况库文件,记录同学的学号、姓名、性别、通信地址、表现等信息;二是本班同学成绩库文件,记录每个同学每学期各门课程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