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育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创新性
详细内容
一、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教育也应该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它已经普遍应用各个领域,对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起着有力地推动作用。无论是学校、国企、私企,还是家庭中,计算机已经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必要工具。因此计算机应用知识的掌握已经是现代学习和工作的一项基本技能。目前在一定程度上,代发计算机论文还存在思想保守的一面,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作为计算机教师,如何让学生在掌握这种信息技术的同时还具有创新能力是目前计算机教师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计算机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新教育观念是首要条件。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树立创新教育观。树立创新教育观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现代教育推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中离不开创新教育。(2)要树立全新教学观。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革,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由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教学转变为现代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型教学。(3)在计算机教学中要与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相整合。不仅在现代信息环境下学生的良好价值观、法律意识得到培养,而且还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提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二、计算机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创新性创新精神建立在主动学习的基础上,没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创新精神的培养根本无从谈起。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新性是密不可分的,主体性的最高体现就是创新。在计算机教育中,教师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使他们的火花尽量迸发出来。在计算机教育开始时,在业余时间,让学生不断积累与计算机有关的各类知识,等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定期举办一个展览会,使他们所积累的知识能够得到互相交流、相互学习,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网络为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学生如果学会了如何灵活使用网络,那么就相当于学会了掌握信息化社会生存的手段。而且,网络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条件。对于中专的计算机教育而言,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重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分析、概括的方法来进行,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就是分析的实质,分析就是指通过对整体的剖析,阐明各部分所处的地位、与其他部门的联系的规律。所谓概括就是指把抽象出来的本质属性、特征推到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教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所有学习中的重点,对于计算机教学来说,可以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抛开。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进一步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创新就是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提出不同的见解、善于思考、勇于对现成的答案提出质疑,善于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的能力。而计算机教育创新其目的也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一方面能够系统地掌握创新意识,一方面能够掌握学科知识,在此基础上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实施问题式教学模式就是充分响应课堂尽量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只有学生真正喜欢的学科才愿意去学,只有愿意去学才能掌握要学习的知识,只有掌握了要学习的知识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创新。问题式教学模式是创设一种复杂、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学生通过相互配合来解决问题,从中挖掘隐含在此问题中的科学知识,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计算机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想象,敢于另辟蹊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利用计算机教学中的创造教育的因素,大胆地让学生自由发挥,挖掘其潜在的创造因子。依据教材改革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设计,以先进理论来展现全新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创造性思维与个性长足进步,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问题式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成就感,从而增加学习毕业论文兴趣,进而良性循环的学习。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二者关系非常密切,理论是实践的指导,而实践是验证理论的唯一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作为一项教学原则。在计算机教育中,教师积极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计算机教育是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因此在这么有限的课时中传授学生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是不合理的,必须将课内练习与课外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各种活动来实现解决实际问题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只具有单纯的理论知识,那最终只是纸上谈兵,但是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为指导实践活动也无从谈起,因此计算机教育必须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体方法如下:( 1 )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文稿的编辑,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来完成这项工作,或者自己的学习档案用计算机建立起来,帮助教学完成考试成绩的计算和管理等。(2)通过辅助教学,来发挥计算机的工具性优势,淡化学科本位意识,根据现有条件尽可能地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向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感性知识和大量材料,这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教学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直觉力。(3)通过对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总而言之如果计算机教育中仅仅将理论知识的培养放在重点,而忽略了实践经验的培养,或者说只具有书本知识,而没有任何的实践能力,这样根本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目前社会的需求,也是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之一。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总而言之在计算机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从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多方向进行。
相关文章链接:计算机技术在汉字印刷字体评估体系中的应用环境和评测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