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计算机基础案例教学法
详细内容
【摘要】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操作性强的性质,探讨了一种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的新型教学法,即案例教学法。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各种贴近现实的案例,先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然后上升到理论高度,将案例的讲授融合到知识点的讲授中。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使得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并能将实际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学习中,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案例;教学
校教育存在差异、家庭条件存在优劣,导致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身处城市,计算机市场比较集中,许多家庭都有计算机,这些学生既能见到又能过多地接触使用计算机,其计算机知识面稍微宽阔,可以进行Word、Photoshop等软件的基本操作。而有的学生所处地区不发达,可能从来没有接触过或者很少接触计算机,使得最基本的计算机硬件组成都不认识或认识不清,更不用说如何对计算机进行开机和关机的操作了。
笔者曾对笔者所在学校2010级新生中的近300名学生进行过计算机基础摸底调查,发现近90%的学生计算机基础差,其主要原因是虽然曾经学过计算机相关课程,但是忙于高考基础课程的学习,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流于形式,或者上自习,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了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各个领域,计算机基本操作及应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大学生的一个必备的技能。因此,各高校都很重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并将其作为一门必修课程。那么如何更有效地做到教与学的统一,仍是任课教师一直思索的问题。况且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与学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发现了一些问题。
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随着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使得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