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数字仿真课程的教学改革
详细内容
摘要:在《计算机数字仿真》课程教学实践基础上,对课程知识体系制定了适合《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的主线,有机地结合了基本理论与应用部分的内容,并针对《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自身特点提出其课程教学目的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了一些教学改革的探索.
关键词: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仿真;教学改革:
根据“信息与科学计算”专业发展和教学改革的要求,我院自06年开始为2003级《信息与科学计算》本科专业开设《计算机数字仿真》课程,这在《信息与科学计算》专业中开设该课程的院校中属于较早的.这门课程涉及多门交叉课程,自开设该课程以来,通过摸索和实践,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和改善,课程教学模式逐渐成型.同时也一直面对诸多困难和问题,首先是教材问题,国内大多数开设此课程的学校都是面向《自动化》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 或者《计算机》硕士研究生等专业开设的,而我们学院开设此课程的专业是《信息与科学计算》,直接对口的教材没有,所以教材选择十分困难.其次教学内容主线的确定需要探索,因为专业背景不同,作为先导课程的自动控制理论课程在这个专业根本没有开设,而传统上,面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自动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的计算机仿真.也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
所以需要研究解决《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与科学计算》专业的计算机仿真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主线的选择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以运筹学、应用数学为基础,决策支持系统为研究对象的计算机仿真.使学生掌握计算机仿真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建模与仿真的主要流程和算法,以及MATLAB仿真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内容包括连续系统、离散系统、计算机仿真语言与仿真实例.为在授课中突出重点,理论与实践并重,在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上进行了一定整合.课程主线的制定首先在教学实践中制定了一条课程主线,它构建在数字仿真三大基本要素———实际系统、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以及联系这三大要素的三个基本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