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计算机辅助x线平片鉴别胸腺瘤与畸胎类肿瘤
详细内容
由于CT、MR等技术的发展,使纵隔肿瘤的影像学定性诊断达到了新的水平‘”,但胸部平片仍是纵隔肿瘤最基本的影像学检查。纵隔前中区‘2’胸腺瘤与畸肿瘤的鉴别是纵隔肿瘤平片诊断中的一个难点,本文旨在探讨应用电子计算机辅助x线平片鉴别这两类肿瘤的价值。
胸腺瘤与畸胎类肿瘤的平片所见分析本组包括胸腺瘤75例,畸胎类肿瘤41例,肿块均位于纵隔前中区。病例取自暨南大学医学院、北京友谊医院、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及广州军区总医院,均摄有正、侧位胸片并经手材料表明,计算机鉴别论文肿块呈长形或三角形、边缘分叶、密度不均匀者胸腺瘤居多,而圆形、部份边缘阴影、同侧胸腔积液者多为畸胎类肿瘤。公认的对畸胎瘤有特异性定性价值的肿块内骨、牙影只有1例,一些x线征象虽对此两类肿瘤的鉴别有倾向性但却在此两类肿瘤中交叉出现阅片者往往只能根据经验综合判断,临床经验不同的阅片者对同一照片可能作出不同的诊断。
电子计算机鉴别胸腺瘤与畸胎类肿瘤将本组116例的胸部平片x线表现输子计算机,计算出平片中x线表现的条件概率及这两类肿瘤的事前概率,然后按Bayes氏定理公式计算出各自的事后概率,制定判别胸腺瘤与崎胎类肿瘤的参考数据。然后再把116例回顾性资料代入公式及参考数据中,回顾性试脸的结果为:(1)事后概率在90~100%的87例,其中57例胸腺瘤全部判断正确;在30例畸胎类肿瘤中,29例判断正确。(2)事后概率在80~89%的24例,有胸腺瘤16例,其中1例偏向畴胎类肿瘤,有畸胎类肿瘤8例,其中6例偏向胸腺瘤。〔3)事后概率在50~79%的5例,3例畸胎类肿瘤中偏向胸腺瘤者2例,2例胸腺瘤中偏向畸胎类肿瘤者1例。占全数约a/4、事后概率在》90%的病例中,鉴别上述两类肿瘤的正确判断率为98.8%(86/87),占全数约1/5、事后概率在80~89%的病例中,正确判断率为70.8%(17/24);占全数不到5%、事后概率在50~79%的病例无参考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胸部正位片,1,,有部份病例肿块的内缘不能清楚显示,对肿块是属椭圆形抑或长形往往判断不够客观,因此用计算机处理前舍弃了这两项指标。
制定出胸腺瘤与畸胎类肿瘤钊别评分标准表。然后用最大似然度法,计算出这两类肿瘤的最大似然度。通常似然度最大的病种就是拟诊的病种,但我们从本组实际材料出1。里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医学电子计算机科2。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3。中山医科大学肿庙医院放射科4.广州军区总医院放射科5.广州医学院一附院放射科6。广东省人民医院放射科7。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放射科*:1.P(Si/Dj).计算机硕士毕业论文一条件概率。2。事前概率P(Dj)代入式中条件概率位置中计算分数。将条件概率及事前概率代入式中,转换成评分的分数。广东医学1989年第10卷第5期发.在判断中经以下转换胸腺瘤评分/畸胎类肿瘤评分(简称胸分/畸分),其结果>1.10者,判断为胸腺瘤(56例中误刘2例),其结果《0.90者判断为畸胎类肿瘤(35例中误判1例)二。本组材料表明在胸分/畸分>1.10及《0.90的91例(占全数78%)中,鉴别两类肿瘤的准确率为96.7%;余下胸分/畸分在0.911.09之间的25例(占全数22%)中,鉴别准确率仅为32%,其结果无参考意义。
由于肿块内的钙化影出现率很低,不同形态的钙化影在定性诊断中的作用文献中也未有定论,而由条件概率转换成表中的评分时这些项目对总分影响较大,故在用简便算法时暂舍弃这几项指标。
转载请注明,本文来自上海论文网://shlunwen./
温馨提示:以上为我公司为您提供的部分计算机小论文,如需计算机论文,计算机硕士论文,计算机职称论文请您联系我们客服,或拨打咨询热线:021-585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