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例肢体麻木的临床、电生理及相关性分析(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 归纳肢体麻木的临床症状,予以神经电生理分析,探讨所归纳出的临床类型与神经解剖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按照神经疾病诊断学的感觉障碍诊断的诊断流程处理。
2方法
2..1将病人按照临床表现分成七类:一侧上肢麻木、双上肢麻木、一侧下肢麻木、双下肢肢体麻木、偏侧肢体麻木、非对称性多个肢体(2个以上)麻木、四肢麻木。从神经定位角度依神经解剖分成六类类型:多发周围神经型,单神经型,神经丛型,神经根型,中枢型及潜在型。2.2对每例病人均行仔细的查体。2.3对每例病人均给予完成常规检查包括血尿便常规、血生化、甲状腺功能、血流变学检查、免疫球蛋白抗体抗核抗体、抗“O”类风湿因子血沉及其他相关检查,对疑似格林-巴利者需行脑脊液检查。对疑似遗传性感觉运动神经病进一步行神经肌肉活检和基因检查。2.4对可疑脑部及脊髓疾病的病人均行MRI检查。2.5 对每例病人均行神经传导检查及针肌电图检查。
3.1.结果分析
3.1 一侧上肢麻木
3.1.1 以一侧腕管综合症的单神经型多见共11例表现为一侧手指麻木、手指无力、大鱼肌萎缩。而神经电生理检查:往往提示双侧病变但优势手明显,早期仅髓鞘脱失表现为正中神经运动末端潜伏时延长和感觉传导在示指记录时潜伏时延长,但肌肉动作电位和感觉神经电位波幅均正常,以后继发轴索变性首先出现感觉神经电位波幅降低,感觉传导速度减慢,随之运动神经CMAP波幅降低和传导速度减慢。腕管综合症一旦有肌电图改变就有手术指证,有研究认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疗效更好。近年来该病发病年轻化趋势,且多见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3.1.2 其次是一侧肘管综合症的尺神经麻痹共7例。神经电生理检查:尺感觉神经电位明显降低或消失,严重时尺神经运动传导小指展肌记录时肘上肘下出现运动传导阻滞或局部传导减慢,可以认为是肘部病变。而当尺神经内纤维出现瓦勒变性时,则任何一部位刺激时其尺神经肌肉动作电位均很低,而当C8―T1神经根损害、臂丛下干损害和内索均可以出现这样的异常神经传导类型,因此需进一步结合肌电图来进一步定位。通过尺侧腕屈肌、第4.5指深屈肌者这两块肌肉若出现异常可以确定肘部病变。近年来该病多发且以左侧多见,考虑与使用电脑时的左肘部支撑时间过长、姿势不良有关。
3.1.3再次是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仅仅表现一侧上肢麻木共3例。神经电生理检查:多发的感觉神经轴索受累,感觉神经电位波幅明显降低伴传导速度稍减慢,同时有运动神经轴索损害。提示临床表现为一侧而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往往四肢均有病变。糖尿病较易合并腕管综合症或尺神经肘部损害。
3.1.4 其他如:潜在型共3例,2例临床表现为仅仅一侧上肢麻木而无明显肌肉萎缩和无力,神经电生理检查常常无异常。多见于冬天肢端发凉者可能与末梢循环不良有关。也可能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是以小纤维损害为主。1例考虑颈椎病的潜在型,多数颈椎病神经电生理检查未及异常。从生物力学上推测椎间盘突出或椎间孔狭窄往往一侧前根轻微受压而后根神经节和周围神经常常未累及,而且一侧前根仅仅是损害了少量神经纤维或者早已神经再生或者慢性压迫神经组织出现代偿状态。近年来有用体感诱发电位对感觉异常的颈椎病能提供依据,颈神经根损害所致的病理性体感诱发电位改变以N13波幅下降或波形离散、缺失、N9―N13峰间潜伏时延长为特点[4],一步研究。颈椎病1例,影像学显示椎间盘突出、椎间孔狭窄。但因不能明确提示突出或狭窄是否压迫了神经根,或者即使压迫了神经根而神经根未必一定受到损害。而神经电生理检查:仅仅一例感觉神经电位正常,运动神经异常,提示神经根节前纤维损害。尺神经腕部病变即Guyon病1例,系桡神经沟处轻度病变的桡浅神经损害1例表现为手背麻木。神经电生理检查:桡浅神经神经传导SNAP波幅和感觉传导速度与对侧相比明显差异。臂丛下干受压的胸廓出口综合症1例,表现为第4、5指麻木伴手内侧肌群无力类似尺神经麻痹。臂丛下干受压主要累及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这三根神经均由C8-T1神经根发出的纤维组成,它们均支配的手部的肌肉,导致手部功能明显受损,而肩和上臂功能无明显影响。感觉障碍主要在上臂、前臂和手的内侧面及第4、5指的感觉障碍。神经电生理检查:前臂内侧皮神经(来自臂丛下干或内索)感觉电位波幅降低和速度减慢。尺神经感觉电位波幅也降低和速度减慢。提示损害来自臂丛下干或内索,进一步行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运动传导检查和其所支配手部肌肉检查,其神经电生理异常改变,进一步提示损害来自臂丛下干。臂丛下干与臂丛内索区别在于桡神经直接来自C8纤维不经过内索。临床上胸廓出口综合症不是很多见。3.2双侧上肢麻木
3.2.1以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多见共7例,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最常见的类型是慢性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神经病[5],早期感觉症状为主包括从脚开始的感觉异常,提示小纤维损害,运动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当大纤维损害时,可出现四肢深感觉缺失,出现步态不稳,四肢远端肌肉无力、萎缩。神经电生理检查:四肢感觉神经轴索受累,感觉神经电位波幅明显降低伴传导速度稍减慢,同时有运动神经轴索损害。以下肢明显。
3.2.2其次是双侧腕管综合症共3例。多为合并糖尿病者。神经电生理检查:双侧正中神经病变而且优势手明显。往往提示有四肢的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
3.2.3再次是双上肢麻木发凉的潜在型3例,而神经电生理未见异常,可能系末梢循环障碍缺血或神经电生理检查对细的神经纤维不敏感的因素。
3.2.4其他如双侧肘管综合症1例。还见于CIDP表现为双上肢麻木无力为主1例,CIDP多数患者表现为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同时受损,少数可以表现为感觉或运动症状损害为主,神经电生理检查:运动传导检查可见末端潜伏时明显延长(大于正常下限130%),传导速度明显减慢(小于正常下限75%),F波明显延长(大于正常下限130%),感觉神经电位波幅变化较大,可以正常,也可以异常,异常的类型主要是正中神经和腓肠神经异常。肌肉呈神经源性改变以近端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