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梗阻46例(一)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梗阻46例(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 急性肠梗阻46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与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临床治愈35例,总有效率为91.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良性肠梗阻比单纯西医治疗有很大优势,但治疗中出现手术指征时应及时手术治疗。

 〔关键词〕 急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手术治疗;复方大承气汤

  我院近3年来以复方大承气汤为主,应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患者4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按照《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1〕中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依据选择,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其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65岁,平均43.2岁;粘连性肠梗阻23例,麻痹性肠梗阻8例,机械性肠梗阻7例,不完全性肠梗阻6例,粪团梗阻2例。对照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70岁,平均44.5岁;粘连性肠梗阻21例,麻痹性肠梗阻7例,机械性肠梗阻5例,不完全性肠梗阻7例。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抗炎、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胃肠减压、清洁灌肠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处方:大黄(后下)、芒硝(冲服)、枳实、厚朴、赤芍各15 g,桃仁10 g,炒莱菔子30 g。煎汁约200 ml,以细肛管插入距肛门约15 cm处低压保留灌肠,每日1次。同时将上方大黄减至10 g,芒硝减至10 g,加大枣6枚,煎汁约200 ml,胃管注入,每次100 ml,注药后夹管2 h,每日2次。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1〕。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并排气,X线检查或钡灌肠检查无异常发现,肠腔内无积气、积液。好转:临床症状缓解;X线检查或钡灌肠检查仍见肠腔内有气液平面。无效:临床症状不见减轻或有所加重,或出现腹膜刺激征;X线较治疗前无变化。

2.2 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结果 例(略) 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例中治疗无效者均中转手术,无死亡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