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生活能力及社会心理因素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一)

生活能力及社会心理因素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一)

详细内容

作者:李建民 刘海娟 陈长香 李淑杏 郝习君

【摘要】 目的 了解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与社会心理因素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方法 对22省市城乡和男女老年人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应用简单智力状态检查法(MMSE)的中文译文进行评测。结果 2 161名老年人认知障碍患病率26.42%,日常生活能力障碍者、不工作、不参加社会活动、不经常与亲人和朋友交流、与家人关系差、经常感到心里郁闷、丧偶、离异者认知功能评分低(P<0.01)。结论 应重视老年人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减少或延缓认知障碍的发生。

【关键词】 老年人;认知障碍;心理社会因素;日常生活能力

与年龄有关的认知损害主要是记忆、学习、语言表达、视觉空间、注意力、心理速度等能力减退〔1〕,对于认知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疾病及日常因素的影响和药物治疗、康复干预等方面。本文通过了解社会心理因素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及社区康复治疗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2007年1月至2007年3月对河北、陕西、北京、内蒙、云南、湖南、浙江、海南等22个省的城乡老年人进行调查。纳入标准:年龄≥60岁的居家老年人;无严重听力、视力和语言障碍的老年人;采用城乡、男女比例分层方法,每省100人,城乡各50人,男女各半,调查表在调查员询问及测试下完成。调查2 200人,试卷回答完整者2 161人,有效回收率为98.23%。年龄60~97〔平均(69.77±7.31)〕岁。初中及以上学历792人,小学文化737人,文盲632人。

  1.2 研究方法

  采用简单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2〕、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2〕及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量表(经专家审核和预实验重测信度为0.91)。MMSE共19项。包括时间定向、地点定向、语言即刻记忆、物品命名、语言复述、阅读理解、语言理解、语言表达能力、描图合计30个小项。主要统计量为所有记“1”项目的总和,可称为总分,范围在0~30分,其总分与受教育程度有关,文盲组≤17分,小学组≤20分,初中及以上组≤24分,为有认知功能缺损。评定方法:向被试者直接询问,回答或操作正确记“1”,错误记“5”,拒绝或说不会记“9”和“7”。ADL共有14项,包括两部分内容,①躯体生活自理情况,②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情况。量表结果:总分<14分为完全正常,14~21分为有障碍,≥22分提示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障碍。

  1.3 质量控制

  ①所有调查人员(22省市的在校学生)均经过严格培训。②专人进行现场指导并随机对已填好的调查表进行抽查核对,确保调查表的可信度。③对已完成初审的调查表审核其完整性,缺项者返回再收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