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60例观察(一)

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60例观察(一)

详细内容

作者:曹长春,朱红,孙宇,窦文

【关键词】 吡格列酮;胰岛素;2型糖尿病

2007年1月―2008年1月,我科使用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60例初诊的2型糖尿病病人,对患者血糖、血脂、血压、肝肾功能、血常规及低血糖等方面进行了3个月追踪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入选患者均为初诊(发)住院病人,入组标准:(1)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的诊断标准;(2)年龄30~70岁;体重指数(BMI)19~35kg/m2;(3)入选前仅单独饮食或运动治疗;(4)7.0mmol/L≤空腹血糖≤13.0mmol/L;(5)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95mmHg,使用降压药物者剂量稳定1个月以上;(6)育龄妇女必须有有效的避孕措施,妊娠试验阴性。其中男67例,年龄38~58岁,平均43岁,体重指数平均25kg/m2;女53例,年龄36~45岁,平均41岁,体重指数23kg/m2。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上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病人使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国药准字J20050012,诺和灵30R)皮下注射,加口服吡格列酮(江苏恒瑞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瑞彤)15~30mg/d,对照组只使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疗程均为12周,两组病人于治疗前和治疗中第4周、第12周检查FBG、2hPBG(三餐后)、HbA1c、ECG、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HBsAg并进行检测血压等常规的体格检查,重点观察治疗期间有无不良事件,特别是严重不良事件,采取多种形式与病人进行联系、沟通和治疗。并签订知情同意书,血糖检测使用德国拜耳血糖仪,HbA1c检测使用美国伯BIORAD-Dia-STAT,胰岛素和C肽检测使用放免检测法,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用DCA2000+快速免疫比浊法。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x±s)表示,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对空腹血糖、三餐后血糖、HbA1c、尿微量白蛋白、胰岛素及C肽的影响 见表1。表1 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前后血糖、HbA1C、胰岛素及C肽的变化

2.2 对肝功能、肾功能、血压、体重指数等的影响及发生低血糖的情况 见表2。表2 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前后肝肾功能、血压、体重指数及发生低血糖情况

2.3 对其他指标影响 对患者治疗前后的EKG、血脂及血常规等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