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血升板汤治疗化疗致血小板减少疗效观察(一)
详细内容
作者:洪永贵,张玉芳,王俊生,焦智民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化疗;益血升板汤;中医疗法
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是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血小板下降常导致化疗不能按时、按量进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产生严重的并发症而危及生命。笔者采用自拟益血升板汤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获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0例病例为1997年7月-2008年10月本院住院患者,均为化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的病例。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6例,男性34例,女性22例;其中肺癌15例,乳腺癌12例,大肠癌9例,食管贲门癌15例,胃癌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对照组54例,男34例,女20例;年龄21~68岁;其中肺癌13例,乳腺癌13例,大肠癌9例,食管贲门癌16例,胃癌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2组患者入组前血小板下降幅度基本一致(详见表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1 2组患者入组前血小板下降幅度(略)注:Ⅰ度下降值为(75~99)×109/L;Ⅱ度下降值为(50~74)×109/L;Ⅲ度下降值为(25~49)×109/L;Ⅳ度下降值为<25×109/L
1.2 纳入标准
①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②所有病例均接受化疗;③化疗前血小板均正常,化疗后血小板<100×109/L,伴有或不伴有白细胞、红细胞下降;④无严重的心脏疾患;⑤治疗期间使用过“集落刺激因子”和/或输血的患者除外。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仅行常规对症治疗:有皮下出血点或紫癜者给与止血药,伴白细胞下降或贫血者给与鲨肝醇或铁剂及叶酸片口服,观察2周。治疗组除常规对症治疗外,在发现血小板下降的当日起即每日服用益血升板汤。药物组成:鸡血藤、淫羊藿、女贞子、党参、白术、茯苓、黄芪、当归、仙鹤草、连翘等。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2次,每煎约200 mL,温服,连服2周。
1.4 疗效评价
所有患者均在发现血小板下降的第3、7、10、14日各查血常规1次。显效:1周内血小板升至100×109/L以上者;有效:2周内血小板升至100×109/L者,或血小板已回升至2倍或以上但仍未至100×109/L者;无效:未达到显效及有效评定标准者。
1.5 统计学方法
2组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Ridit分析。
2 结果
2.1 2组血小板回升时间
从第3日起2组均有血小板开始回升的病例,治疗组在第10日左右达高峰,对照组在第14日左右达高峰。治疗组回升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见表2。表2 2组患者不同时间血小板回升情况比较(略)注:R治疗组=0.390,R对照组=0.614,位于95%的可信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