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麻醉期并发支气管痉挛14例分析(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 探讨围麻醉期并发支气管痉挛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14例围麻醉期并发支气管痉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抢救处理方法。结果 支气管痉挛的发生与麻醉用药不当有10例,误吸诱发2例,浅麻醉下操作诱发2例。经抢救处理,13例病人病情缓解完成手术,预后良好;1例病人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术前做好麻醉危险因素的评估、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的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良好的呼吸管理,是降低术中并发支气管痉挛发生率的重要措施,能提高围术期安全。
【关键词】 麻醉;支气管痉挛;急救
支气管痉挛是围麻醉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0.6%~0.8%[1],一旦发生严重的支气管痉挛,如不及时抢救处理,常因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致呼吸循环骤停而危及生命。我院1995年1月~2008年12月共行全麻手术11 024例,其中在麻醉术中并发严重的支气管痉挛14例。笔者就其诱发原因及抢救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8例,女6例;年龄3~6岁6例,22~72岁8例;术前ASA分级Ⅰ~Ⅱ级10例,Ⅲ级4例;择期手术5例,急诊手术9例;手术种类:胃癌根治术2例,胃穿孔修补术3例,腰椎骨折椎弓根内固定术1例,四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例,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病灶清除术2例,舌体外伤清创缝合术1例,颈部肿块取活检术1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术3例;麻醉方法: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01mg/kg或东莨菪碱0.01mg/kg、苯巴比妥钠2mg/kg。气管插管全麻9例,静脉全麻5例;支气管痉挛发生于麻醉诱导期10例,术中2例,术后麻醉苏醒期2例。
1.2 诱发支气管痉挛的原因 ①术前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史4例,长期吸咽30年以上者2例,1周内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咳嗽病史并接受治疗4例,有鸡蛋、牛奶、虾等食物过敏史1例,其它既往史无特殊3例;②采用硫喷妥钠、琥珀胆碱诱导发生4例,阿曲库铵诱导发生2例,术中丙泊酚加深麻醉后诱发1例,氯胺酮麻醉后诱发3例,呕吐误吸诱发1例,咽后壁脓肿破溃脓液返流至气管诱发1例,吸痰拔除气管导管后诱发2例。
1.3 典型症状及处理 ①发生于硫喷妥钠、琥珀胆碱、阿曲库铵静注插管后,手控制呼吸时感到气囊阻力很大,并且病人发绀,心率快,血压升高,两肺闻及哮鸣音,气道阻力和峰压增高,SpO2明显下降,PaCO2升高,PETCO2明显下降。其中3例发生加压给氧气道峰压高达3.92kPa时胸廓仍无起伏,听诊两肺呼吸音消失,持续2~3min后有2例病人才闻及两肺哮鸣音和呼吸音,胸廓开始随加压呼吸而起伏;而有1例患者因给氧无效,最终抢救无效死亡。②3例患儿入室肌注氯胺酮5mg/kg后,即刻意识消失,并频繁出现咳嗽、咳痰,呼吸急促,SpO2降至50%,两肺闻及哮鸣音和多量湿罗音,气道阻力大。③1例术中予丙泊酚静注加深麻醉后,出现呼吸困难,明显三凹征,两肺闻及哮鸣音,SpO2进行性下降,球结膜高度水肿如水泡状,在喉镜直视下,见喉水肿,声门呈一窄缝。④1例为咽后壁脓肿术前误诊颈部肿块予氯胺酮70mg肌注,患儿入睡后进手术间过床时呛咳,脓肿破溃脓液返流入气管而诱发支气管痉挛;另1例嵌顿疝手术时,术中出现呕吐返流误吸诱发支气管痉挛。此2例患儿均紧急气管插管后吸引、生理盐水3~5ml/次从气管导管内注入、吸引、供氧交替应用,反复行肺灌洗。⑤2例病人手术结束,复苏清醒予气管内吸痰、拔管后诱发支气管痉挛。所有患者均立即紧急建立气道:置入喉罩4例,气管插管10例,同时予地塞米松0.5mg/kg、氨茶碱5mg/kg静注,维库溴铵0.1mg/kg静注,手控呼吸,然后氨茶碱5mg/kg维持静脉滴注,其中有5例病人使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11例继续手术的患者在麻醉浅时7例静注芬太尼和丙泊酚、4例患者静注氯胺酮加深麻醉。
2 结果
经过上述一系列的抢救治疗,13例患者5~8min后SpO2升到92%~98%,1~2h后两肺哮鸣音或湿罗音明显缓解,气道压力1.96kPa,呼吸平稳,心率、血压在正常范围内。11例病人按原计划继续手术,手术顺利,术中及苏醒过程均未再发支气管痉挛现象,2例患者手术暂停,择期再行手术治疗,1例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于麻醉诱导期。术后5例病人继续给激素、氨茶碱、雾化治疗3天。13例病人均恢复良好痊愈出院,无任何后遗症。
3 讨论
3.1 诱发的因素 围术期支气管痉挛诱发的原因很多,包括迷走神经兴奋、机械或化学刺激、组胺释放、药物直接作用等均可诱发呼吸道痉挛。尤其气道高反应患者[2],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支气管平滑肌处于应激状态,稍经激惹可导致支气管痉挛;硫喷妥钠具有强烈抑制交感神经而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琥珀胆碱、阿曲库铵有组胺释放的作用;异丙酚在特异性过敏患者有诱发组胺释放的作用;氯胺酮有使呼吸道分泌增多、易致气道痉挛的不良反应;胃内酸性物或其它异物误吸直接刺激支气管;上述因素均可诱发支气管痉挛。本组支气管痉挛的发生,多在呼吸道有炎症的基础上与麻醉用药不当有关9例(占64.29%),麻药过敏引起1例,误吸诱发2例,浅麻醉下操作引起2例。说明麻醉术中支气管痉挛发作前,多数有明显的诱发因素。因此,术前做好麻醉危险因素的评估,充分的术前准备,即术前两周禁烟,呼吸道有急慢性炎症者,应控制炎症后再手术,饱食或肠梗阻的病人,术前留置胃管抽空胃液等,尽量避开各种诱发因素是降低围术期支气管痉挛发生的根本措施。
3.2 适宜的麻醉方法 本组多数(占71.43%)病例合并有气道高反应性,而气道高反应性的病人其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气管插管全麻为8.9%,高于不插管全麻0%及区域麻醉2.2%[3],高位硬膜外阻滞可抑制交感神经,兴奋迷走神经而诱发支气管痉挛。因此,此类病人的麻醉方法应根据其手术的部位、大小以及病人的身体状况等进行综合评估选择,能在局麻或低位椎管内麻醉下完成的手术应尽量选用,慎用高位硬膜外麻醉,对于头颈、胸部、上腹部手术以及难以控制的支气管痉挛以插管全麻最安全,喉罩替代气管导管更有利于降低呼吸道反应[4]。本组选气管插管全麻10例,喉罩替代气管插管4例,除1例气管插管全麻抢救无效外,13例病人通气效果良好,麻醉满意,未见不良反应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