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一)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疗效观察

慢性盆腔炎是常见的妇科疾病,最常见症状为腹痛(盆腔痛)、月经不调、痛经等,单用西药治疗效果不佳。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60例均为门诊患者,治疗组40例,平均年龄41岁,平均病程14.3年;对照组20例,平均年龄40岁,平均病程14.2年。两组年龄、病程等均具有可比性。

  诊断参照《妇产科学》[1]中盆腔炎的诊断标准,症见盆腔痛(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可伴有低热易感疲劳、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子宫正常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宫底压痛,在子宫一侧或二侧能触及有压痛的呈条索状增粗或片状增厚或呈包块状。B超检查可探及回声异常或不规则暗区或子宫直肠凹积液。中医辨证按照《中医妇科学》[2]相关内容。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临床症状及体征较轻者予甲硝唑0.2g,1天3次,洛美沙星0.2g,1天2次,连服7天,下次月经开始再用7天。症状及体征较重者用氧氟沙星0.2g,静脉滴注,1天1次,替硝唑0.4g,1天1次,于经行开始连用7天,下次月经开始再用7天。

  治疗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组方:红藤、蒲公英各15g,败酱草、茜草各12g,半枝莲10g,元胡索20g,香附10g,当归、生地各15g,牡蛎30g,浙贝母、生赤白芍各12g,海藻10g,生甘草6g;少腹痛明显加柴胡10g,川楝子12g;带多、色黄,腥臭加黄柏、黄芩各10g,土茯苓15g;月经量多、色紫,去当归加生地炒炭,地榆炭各12g,黄芩炭10g;月经来时乳房胀痛,色紫加柴胡10g,川楝子、三七各12g;腹部有肿块加炮山甲、莪术各10g,蜈蚣2条;少腹、阴部冷痛加艾叶、小茴香各6g,肉桂3g;少腹热痛,舌质红或紫,加知母10g,玄参20g,黄柏12g;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加党参、茯苓各15g,炒白术12g;夜卧不安,失眠、多梦加酸枣仁15g,柏子仁10g。1天1剂,水煎2次分服,7天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